第04版:焦作/武陟·修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武陟县党风党纪专题教育动员部署 暨县委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召开
“乡村好媳妇”王桂香
图片新闻
修武县发布第二季度“民心大礼包”
修武县首次发布企业“大礼包”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 年8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乡村好媳妇”王桂香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编者按 8月2日晚,首届河南省“乡村好媳妇”颁奖典礼在郑州举行,来自省内的16位乡村媳妇喜获河南省“乡村好媳妇”荣誉称号。武陟县大封镇司马岗小学教师王桂香榜上有名,受到省委副书记邓凯,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赵素萍,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李文慧,省军区副政委冷志义等领导的亲切接见。本报今日对王桂香的感人事迹进行深入报道,敬请关注。

  面对接踵而至的打击,她没有倒下,而是用柔弱的臂膀扛起了几近坍塌的家;

  面对久病在床的公婆,她没有逃避,而是用朴实的孝行温暖了老人的心窝;

  面对缺失父爱的孩子,她没有哭泣,而是用乐观的态度为孩子树立了人生的楷模;

  她,就是武陟县大封镇司马岗小学教师王桂香。

  王桂香,用15年的艰辛,诠释着大爱;用15年的付出,播撒着幸福;用15年的平凡,铸就着非凡。

  在8月2日举行的首届河南省“乡村好媳妇”颁奖典礼上,王桂香成为全市唯一入选的“好媳妇”。

  再难,也要撑起这个家

  今年42岁的王桂香,出生于武陟县大封镇保安庄村。和大多数同学一样,她师范毕业后,当了一名教师,并和大封镇驾部四村村民李军政结了婚。丈夫能干、公婆慈爱,生活虽不算富裕,可小日子还算过得有滋有味。更让王桂香高兴的是,婚后第三年她怀孕了,全家人都沉浸在幸福中。

  2002年1月的一天,王桂香的丈夫外出办事时,被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夺去了年轻的生命,人生最大的不幸在这个家庭上演:公婆承受的是白发人送黑发人之痛,王桂香咀嚼的是早年丧夫之苦,还有即将出世的孩子要面对的丧父之难。

  家里遭此大难,身边很多人劝王桂香:“20多岁正是好年纪,趁年轻赶紧离开这个家。”

  去,还是留?那段时间王桂香整宿未眠,仔细思忖着未来的生活。毕竟,她只有26岁,未来的路还很长。不少人都认为她会离开,因为留下来要扛起的担子实在太重。

  王桂香反复思量着:孩子出生之后留给公婆,去寻找自己未来的幸福,这种做法是情理之中的。不过,这种做法不仅让孩子面对失去父亲之痛,还要面对失去母亲之苦。更何况年近六旬的公婆要担负起照顾孩子的职责,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还有孩子成长、教育中的问题,隔代老人能处理好吗?如果选择留下,许多的担忧会迎刃而解:减轻了老人的负担、照顾了孩子成长、抹去了老人雪上加霜的灼痛。但是,她自己需要承担的责任太大、太多、太重。

  “爸、妈,桂香不会离开这个家,我会照顾你们一辈子!”拉着公婆的手,王桂香语气坚定地说出了自己的决定。作出决定是一句话的事,而要面对现实,王桂香需要付出的太多。

  “再难,我也要撑起这个家!”14年来,王桂香一直默默地坚守着这个信念并激励着自己,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它的内涵。

  无微不至,悉心照顾公婆

  王桂香的婆婆无法接受丧子之痛,因悲伤过度,病倒在床,高血压导致整个右半身不能动,话也说不清楚,身体偏瘫,生活不能自理。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刚坐完月子的王桂香,便开始操持家务,同时还得管理田地里的庄稼。

  可是不幸再次降临,王桂香的公公被查出患了胃癌,必须做手术,她除了繁重的工作和照顾孩子外,还要照顾身患癌症的公公。于是,她带着不满一岁的儿子,家里、医院两头跑,在公公住院做手术的一个月内,她竟瘦了7.5公斤。好在公公手术后恢复得还可以,但是也只剩下“半条命”,生活起居不能自理。

  为了方便照顾婆婆,王桂香将公公临时安置到原来自己和丈夫住的房间,她带着儿子和婆婆睡一张床。就这样,一翻身给孩子喂奶,再一翻身照顾老人。

  在照顾婆婆的日子里,王桂香细心地揣摩着婆婆的生活规律:什么时候该睡觉了、什么时候该吃降压药了、什么时候该上厕所了,甚至婆婆的手动一下要干什么、脸颜色变化预示着哪里不舒服了,她都能揣摩到。

  冬天老人怕冷,她给老人买暖手宝、装空调。夏天,为了让婆婆干干净净的,她每天坚持为婆婆洗澡。每次为婆婆洗完澡,她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了。

  无论是婆婆把裤子尿湿了,还是把大便拉在裤子里了,王桂香从来没有让婆婆受一点委屈,都会及时给婆婆更换清洗,见过她婆婆的人都说老太太干净、气色好。这样的生活一过就是10多年,这10多年里她没有抱怨过,更没有放弃过,在她的精心照顾下,婆婆的身体状况也大有好转。

  “我这辈子庆幸的是,我们家娶了个好儿媳。”王桂香70多岁的婆婆抓住笔者的手说。

  “桂香真是个好媳妇呀!她很善良,喜欢帮助别人。她的孝心,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我们要以她为榜样,向她学习。”说起王桂香,邻居韩社竖起了大拇指。

  为每个孩子健康成长负责

  沉重的家庭负担,没有阻碍王桂香对教育事业的追求。她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对待学生疼爱有加,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大爱无私,悉心奉献,为孩子们的成长树立了榜样。

  “为每个孩子健康成长负责”,这是她从教以来一直坚守的信念。她爱生如子,把班里的每个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疼爱、呵护。因为她的大爱无私,学生们都亲切地喊她“老师妈妈”。

  学生陈依不爱吃面条,她每天都要交代做饭的师傅,专门为陈依准备馍、菜、汤;学生孙浩卓不爱吃菜,每次吃菜时她都坐在他身边鼓励他多吃菜;女生原某生活在单亲家庭,全靠她爸爸一个人照顾,王桂香看见她的脸脏兮兮的,头发蓬乱,就经常给她洗头发。原某说:“老师妈妈,我可喜欢您呀!”

  王桂香注重从小培养孩子们读书明礼、讲究卫生、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她组织成立“小雨点故事大王”社团,激发孩子们热爱读书的兴趣,提高孩子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她和孩子们共同制作美术瓶,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她以文明礼仪为德育主题,在孩子们心中播下文明的种子;她和孩子们一起扫地、洒水、种菜,孩子们也一天天地健康成长。

  大德、大美、大爱,在王桂香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14年来,她为此付出了太多太多,她的事迹感染并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刘学敏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