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8月5日,修武县召开第二季度解决难题隐患和落实建议工作会议,以同步播放PPT的形式发布了第二季度“民心大礼包”,就践行群众路线解难题、办实事情况进行了通报。
今年年初以来,修武县按照解决难题隐患和建议制度,认真倾听民声、深入了解民意、积极解决民忧,对群众反映的难题隐患和建议,采取第一时间梳理、第一时间研究、第一时间分解的办法,将整理出来的难题隐患和建议,按照轻重缓急顺序分解到每一个牵头的县级领导、每一个具体的负责部门,确保每一个难题隐患和建议有人问、有人抓、有人管。截至目前,该县共征集难题隐患和建议7批332项,已解决289项,43项正在解决中。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
难题隐患有大有小,但个个都是群众最关心、最烦心的事,也是县委、县政府最忧心、最上心的事。在今年第二季度解决难题隐患和建议过程中,该县始终坚持以民心导向统筹党的建设和经济建设,以实施“景城融合”发展为指南针、为金钥匙,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从群众最关心的地方抓起,兴办民生实事,重点解决和落实出行、就业、吃水、帮扶、就医等难题隐患和建议,民生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出行难得到有效解决。该县纪检委和县委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等部门,积极帮助西村乡、王屯乡等乡镇,硬化道路40余条3万余平方米;郇封镇投资473万元,大力实施硬化、亮化工程,方便群众出行;七贤镇、西村乡筹集资金160万元,新修道路1.4万平方米,硬化道路3.2公里,让山区群众摆脱出行难的烦恼;县财政局争取资金29万元,帮助西村乡平窑村整修道路、修建排水沟;县交通局自筹资金470万元,对县乡道路进行隐患排查、全面整修,确保全县群众安全出行。
用水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该县水利局投资30万元,为五里源乡挖河、洗井、整修水利设施,改善水利条件;城关镇争取资金40万元,对赵厂新村供水管网进行改造,解决了840名群众的吃水难问题;郇封镇投资143万余元,实施饮水工程,让田庄村、南柳村、东新庄村群众吃上安全放心的自来水;七贤镇、王屯乡、五里源乡投资80万元,大力推进田间水利工程项目,新打机井53眼,更新泵管3200余米,敷设地埋管8000余米,增加灌溉面积600余亩,有效解决了群众的灌溉难题。
就业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该县财政局拨付100万元专项资金,专门用于职业技能培训,助力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县妇联、产业集聚区管委会、人社局通过微信、县政府网站等平台,将用工信息及时送到群众家门口,并联合举办农民工、外来务工人员、女性劳动者等专场招聘会,解决了2000余名群众的就业难问题。据了解,今年上半年,该县共发放创业贷款2415万元,带动就业735人,帮助441名妇女走上了就业致富之路。
惠民生、办实事,群众福祉持续改善。
民生支出不缩水。在今年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财政收入增速放缓的情况下,该县保障民生的信念始终没有变,改善民生的力度始终不减,始终坚持了一条民心导向原则:千难万难,不能让群众为难;千苦万苦,不能让百姓受苦。截至6月底,该县民生支出累计投入8.2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3.8%,同比增长33%;
落实政策不走样。该县养老金发放标准每人每月提高23元;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320元提高到380元。县农业局发放农业三项补贴和小麦“一喷三防”项目补助资金2916.2万元,受益群众47871户;县卫计委发放新农合补助4503.5万元、大病保险补助69.5万元,惠及群众50万人次。
服务群众不懈怠。县委组织部建立健全联系与服务群众全覆盖制度,动员全县党员干部走出机关、走进基层,为群众解难题、办好事。截至目前,该县党员干部共为群众提供便民咨询服务1.32万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890起,消除治安隐患68个。县妇联、城镇办联合开展公益助学活动,为18户困难家庭子女申请“公益助学”免费培训;云台山镇投资165万元,实施乡卫生院病房楼改造工程;郇封镇、小营工贸区分别对群众文化活动中心进行整修,新增了体育健身器材,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
保障安全不放松。县委政法委建立矛盾纠纷多元化机制,筑牢县、乡、村三级矛盾平台,打造出乡镇综治和平安建设的新亮点,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平安建设先进县”荣誉称号。
政府决策不折腾。为了让更多群众参与行政决策,让政府决策更加透明化、公开化、科学化,该县于6月份专门出台《修武县人民政府透明式决策程序规定》,对一些全局性以及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重要事项,实行透明式决策。
强攻坚、促发展,综合实力日益增强。
产业攻坚取得新成效。今年年初以来,该县面对异常严峻的经济形势,迎难而上,克难攻坚,以民心导向统领各项事业,通过“景城融合”产业攻坚,经济形势逆势上扬、稳步前行。该县产业招商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生动局面,七个产业攻坚小组探寻出“云台山+”“平台思维”“无中生有”等19条招商隐蔽规律,对接龙头企业56家、隐形冠军147家、前沿先锋146家、初创企业107家。无锡灵山集团、深圳新博城、北京龙源电气等一大批大项目纷纷签约修武、落户修武。特别是该县和郑州市金水区携手总投资50亿元,建设集群式特色电子工业小镇,作为飞地经济的典范,实现了资源共享,共赢发展。
脱贫攻坚取得新成效。该县把精准扶贫工作作为优先保障重点,先期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全县党员干部齐上阵,严格实行县级领导分包贫困村制度,定期指导检查、定点帮扶。各联村帮扶单位因户施策、因人施策,精准脱贫工作稳步推进。同时,该县还结合人寿、人保等商业保险公司,出台多套承保方案,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重点解决贫困户在新农合保险报销之后剩余费用的负担问题。
环保攻坚取得新成效。该县把环保攻坚、北山治理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用壮士断腕的决心和狠劲,以铁的心肠、铁的措施、铁的纪律,向环保难题和北部山区污染“亮剑”。截至目前,该县共拆除清理37个非煤矿山采矿点、23家无证来料加工点,取缔200家“土小”企业、13家轮窑和275家露天烧烤,集中清理生活垃圾2.17万吨、建筑垃圾1万吨,空气质量由6月份全市第4位上升到7月份的第2位。
据了解,2014年7月份,修武县在认真总结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研究制定了践行群众路线解决难题隐患和建议长效机制。这一长效机制是以各级党委(党组)、基层党支部、群团组织为主体,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调研、来信来访等途径,全面收集影响、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稳定,以及基层单位自身无法解决和群众最需要、最期盼解决的难题隐患和建议。这一长效机制实施以来,为全县党员群众架起一座畅通无阻的“连心桥”,实现党员对群众的贴近、贴心服务,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密切了党群关系。
(辛文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