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李振国)8月11日,笔者从焦煤集团了解到,为确保实现扭亏脱困目标,该集团坚持改革、创新、转型的工作思路,通过做好“加减乘除”这篇大文章,不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提升企业应对危机的能力和水平。
做足“加法”,提升经济效益。为实现产量和效益的增加,该集团对有盈利潜力和发展后劲的矿井,集中人财物等方面的优势资源,实施重点关注和扶持,逐步实现稳产高产。对赵固一矿、赵固二矿及古汉山矿、九里山矿等骨干矿井,按照采掘接替的时间节点要求,进一步细化系统优化、工程优化方案,保证实现1000万吨生产规模和可持续发展目标,不断提升主业创效能力。同时,着眼煤电一体化产业组合,发展内部电网,联合金冠电力新建电网专线,发展佰利联等社会用电大户,实现电网两端同时发展。在此基础上,抓好沉陷区土地综合开发利用,集中优势技术团队、专业团队、优势资源等对外创收,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用活“减法”,降低成本支出。为减少低效无效投入,该集团按照产能退出要求,对不产生效益的矿井,减少岩巷工程和系统安装工程,力争实现大幅度减亏。宝雨山矿、中马村矿等矿井岩巷进尺将减少2909米,巷修进尺减少479米,回采进尺减少1670米,可减少费用支出2525万元。冯营公司停止了24下山岩巷工程和系统安装工程,可较计划减亏2687万元。鑫珠春公司、方庄一矿、方庄二矿等矿井通过论证,从5月份开始只采效益煤,努力实现环比减亏20%。对停产、停建矿井,采取停止通风排水、压缩留守人员和减少非生产性支出等措施,减少“出血量”和“出血点”,何庄煤矿预计可减亏796万元,新河井可减亏622万元。
借助“乘法”,提高创效水平。为实现创新的倍增效应,该集团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调整完善技术中心机构设置,设立煤炭开采洗选技术、水害防治技术、通风安全技术、机电运输供电技术、非煤产业技术5个研发中心,成立项目规划调研室、项目实施管理室、项目经费管理室,充分发挥焦煤集团技术中心平台的研发支撑作用和整体专业技术力量优势,着力解决影响安全生产的技术难题。该集团今年确立的31项科技创新项目正在稳步实施,其中千米钻机在井下区域瓦斯治理、小区域治水应用项目进展顺利,切顶留巷、支护改革也在紧锣密鼓进行,在保障安全、创新创效方面取得倍增效应,实现了提质增效的目标。
依托“除法”,提升人均效率。为提高单产单进水平,该集团坚定不移贯彻“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战略,针对不同井型,结合矿井实际,对掘进工作面机械化进行研究,重点推广掘进机、挖掘式装载机在各矿井煤巷、岩巷掘进中的应用,大力提升掘进机械化水平,有效缓解了采掘接替紧张的被动局面。同时,大力实施矿井集控系统、无人值守、自动化平台完善等项目,积极推进古汉山矿、中马村矿、九里山矿排矸系统优化改造项目,加强井下电力自动化改造,推广应用压风机余热利用和无人值守,实现了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