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8月10日,中站区朱村街道武装部部长李涛、西苑社区党支部书记冯秀丽带领几名工作人员,冒着酷暑,对辖区怡光南路、鑫珠春公司路段进行整治,彻底解决这些路段由于排污管道堵塞而出现的污水横流现象。朱村街道的环境治理工作只是中站区环境整治工作的一个缩影。
近段时间,该区许衡、李封等9个街道,针对辖区重点路段、重点部位,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实现常态化管理。
一直以来,该区区委、区政府按照环境整治工作的相关要求,建立健全体制机制、狠抓综合整治、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努力实现“绿色中站”的发展目标。
环境建设,制度先行。该区专门成立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环境保护委员会等组织领导机构,把生态环境建设指标纳入全区主要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强化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实行节能减排“一票否决”制度,推行与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结果相挂钩的领导干部约谈制度,先后对7家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对2名科级干部进行诫勉谈话。
环境整治,狠抓不懈。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开展以来,该区先后召开20余次常委扩大会和专题工作会,研究部署环境保护工作,明确目标任务,严格督导奖惩,加大环境监察执法力度,今年年初以来共计出动执法人员800余人次,检查企业600余家次,发出限期整改决定书32份并按要求整改到位,共处罚金50万元,拘留4人。目前,该区一是“控尘、控污、控煤、控油、控车”的“五控”措施基本落实到位,辖区所有“土小”企业全部关停,所有建筑工地按“六个百分之百”要求全部停工,30家违法采矿点、石料加工场、洗砂场全部取缔,302家餐饮门店和所有有烟烧烤全部实现“煤改气”“煤改电”,取缔黑加油站24家。二是大力实施碧水工程和河流清洁行动,辖区5家涉水企业基本实现达标排放,白马门河、涟深河完成垃圾清理,新建雨污水管网40余公里,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三是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探索实行环境卫生城乡一体化运营模式。
环境防护,源头是关键。要从源头上做好环境防护工作,首先要严把准入关口。在发展产业过程中,该区坚持优先发展绿色、环保产业,把环评审批作为引进企业的先决和前置条件,严格入园审批程序,杜绝“三高一低”项目入园。其次要抓实环评审批。该区建立健全建设项目申报、环境评审等环境管理审批程序,全面排查企业环评批复、试生产批复、验收监测报告等是否齐全,指导帮助企业限期整改。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发展战略。该区推行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理念,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着力发展生态工业和生态旅游业,致力于把中站建设成焦作宜居宜业宜游的休闲度假后花园。
发展生态工业。该区立足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确立了现代化工和汽车零部件两大工业主导产业,着力打造以多氟多新能源公司、风神轮胎为龙头的千亿级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和以佰利联、三木集团、开元化工为龙头的千亿级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目前,该区已实施产业链重大项目30余个,谋划产业链重大项目40余个,引进的两大主导产业项目占产业集聚区总项目的65%以上。
培育生态旅游业。该区围绕打造生态休闲产业区,推进龙翔省级森林公园、龙翔矿山公园、焦青旅游快速通道、红砂岭度假区、佰利联国际山水养生旅游度假区等一批龙头带动项目,为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奠定良好的基础,获得了“全省林业生态区”等称号。同时,该区按照农业和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的思路,积极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重点打造栗井五彩农业园、赵庄万亩连翘基地等一批示范园区和农旅结合体。另外,该区还大力实施“造绿”工程,扩大生态公益林面积。“十二五”期间,该区完成造林绿化面积5万亩,新增城区绿地面积6.7万平方米,城市绿地率达43.6%。 (中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