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健康之路 上一版3  4下一版
市医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一届五次学术年会召开
这些眼部疾病你了解吗?
市人民医院成功完成两例 双腔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市医学会皮肤病学专业委员会 第二次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召开
多吃柑橘类水果防抑郁
小卒中 大麻烦
孕期血压高 产后易“三高”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种植牙方案
尿检可诊断食物过敏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 年8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卒中 大麻烦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近年来,脑小血管病逐渐成为国际热点话题。市第五人民医院脑卒中防治项目负责人黄华介绍,小卒中是导致大卒中、其他血管疾病及痴呆的重要因素之一。

  诠释小卒中:

  易被临床忽视的常见问题

  黄华说,小卒中也称亚临床卒中,通常指临床症状体征轻微,容易被患者、家属甚至医生所忽视或因其他原因进行影像学检查时偶然发现的脑卒中。因为小卒中没有典型的卒中症状,也称之为无症状性卒中。临床上通常表现为一过性症状,如头晕、头痛、视物不清、言语不利和肢体麻木等,极易被临床忽视。

  尽管小卒中症状隐蔽,但其实已经有了器质性损害,包括腔隙性脑梗死,梗死范围直径不会超过15毫米,且不在关键部位,所以常常无明显症状,80%的无症状脑血管病都是腔隙性脑梗死引起的;脑白质疏松,尽管没有脑梗死,但其表现为慢性缺血改变;脑部轻微出血,一般无症状,只有通过特殊检查才能被发现。此外,还有不少患者表现为皮层功能受损及情感改变,如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认知功能下降,甚至抑郁、焦虑不安等,如未进行全面临床查体及神经影像学检查,特别是在老年人中,非常容易被误诊。

  解读大麻烦:

  认知功能损害 后果不可小觑

  小卒中造成的后果并不小,可明显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黄华说,研究发现,一过性单侧肢体麻木发生后3~5年,约有半数以上的人会出现典型的脑卒中症状。出现无症状脑梗死后1~5年,患者发生大面积脑卒中的风险会增加1.6倍,总体死亡风险会增加1.8倍。

  小卒中是导致认知功能损害或痴呆的重要病因。小卒中反复发生可导致缺血性神经元病变,从而导致认知功能损害,甚至痴呆。世界卒中日宣言明确指出:亚临床(无症状)卒中可影响思维、情绪和人格。2008年世界卒中日主题即定为“小卒中,大麻烦”,其中的“大麻烦”除了指亚临床卒中会继发临床卒中或症状性卒中外,还特别强调了亚临床卒中与认知功能减退之间的密切联系。每3个人中就有1个人在一生中会罹患卒中、痴呆等疾病,而亚临床卒中合并亚临床阿尔茨海默病可能是卒中和痴呆发病的基础。

  多项研究证实,亚临床卒中与认知功能损害相关。隐匿性脑梗死患者在随访过程中认知功能下降得更快,发生认知功能损害和痴呆的风险至少增加2倍。即使只有1~2个腔隙性梗死病灶,也会使痴呆的风险大大增加约20倍。脑白质病变的恶化程度与认知功能下降显著相关,脑白质高信号与卒中痴呆和死亡风险升高均显著相关。因此,亚临床卒中与症状性卒中一样,对认知功能损害和痴呆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脑小血管病:

  小卒中是导致认知损害的病理基础

  亚临床卒中主要是微血管病变引起的,主要表现为小动脉硬化的早期症候。在脑动脉硬化部位的血管内膜上形成小血栓,微型栓子常栓塞于小血管分支处,但由于栓子小,稍有血液流动或酶的作用,栓塞即能解除,症状便很快消失。但每一次小血管病都会导致脑神经细胞丢失,加速脑细胞老化,长期累积导致危害变大。

  因此,要有效控制高血压病、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

  王龙卿

  黄华 焦作市第五人民医院脑卒中防治项目负责人,内四科主任、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焦作分会神经内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脑血管的早期血管内溶栓、脑疝昏迷等危重疾病的救治。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