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筹措资金,为村里建起400平方米的村两委会办公场所,配备崭新的会议桌、办公桌椅等;
协调有关部门为吴永强办理5万元的小额贴息贷款,并积极与村两委会沟通,为他解决养殖场地;
7.5公里的道路硬化和2公里的排水沟建设项目,正在加快推进……
翻开武陟县嘉应观乡中水寨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戴隽丽的工作日记,满满当当记录的全是中水寨村脱贫工作的进展情况。
2015年8月27日,对于省社科联办公室副主任戴隽丽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因为这一天,她带着特殊的任务、特殊的身份、特殊的使命,被选派到嘉应观乡中水寨村担任第一书记,不仅能让她体验农村生活,还能与村里干部一道,帮助贫困户实现脱贫摘帽。
织好团结一心的“密网”
中水寨村位于武陟县城东南部,全村600多户2800口人,经济发展滞后,是省级贫困村。村两委会办公的地方因为年久失修,无法继续使用,村组干部开会议事都没有个地方;村容村貌脏乱差,还有好多破落的老房子……看着村里的惨状,戴隽丽心里有点吃惊,但同时又感到有事可做了。
说干就干,戴隽丽通过多方协调,积极筹措资金,为村里建起了400平方米的村两委会办公场所,配备了崭新的会议桌、办公桌椅等。同时,戴隽丽规定每周二准时召开村两委会工作例会,定期对党员干部进行思想和业务培训,积极开展一系列专题教育活动。戴隽丽的工作日志字字句句都充满了对中水寨村百姓的责任与感情,村里点点滴滴的变化也在日志中得以展现。干部群众开始信任她,村党支部的威信立起来了,领导班子慢慢地强起来了。
“以前觉得没事干,现在觉得事干不完,越干越有劲,这都是戴隽丽带领的好。”谈起村里党员的精神面貌,村委会主任马国省激动地告诉笔者。
鼓起脱贫增收的“钱袋”
62岁的白有才一条腿残疾,且和儿子均患有肺部结核病;30岁的吴永强,女儿患肺炎,花去医疗费十几万元,欠有外债,仅靠几亩薄地,难以维持全家人生活;61岁的白小文,家庭困难,但缺乏门路,难以找到事干……说起中水寨村贫困户的个人情况,戴隽丽如数家珍。
针对精准识别确定的68户贫困户,戴隽丽科学分类,制定扶贫清单,并逐项落实:为白有才父子办理慢性病救助,使他们在治疗、取药时能报销一大部分,节省一大笔开支;帮助吴永强申请了5万元小额扶贫贷款,并帮他协调场地,建起了鹌鹑饲养场;聘用白小文为村里保洁员,每月为他发放600元工资。
同时,她与嘉应观乡鑫居农业观光园沟通,安排贫困群众200人上岗就业,与中水寨林场、养鸡屠宰场负责人沟通,安排本村贫困群众就近工作,增加经济收入。
“她是实实在在地为俺村人办好事、为俺好。”谈起戴隽丽的扶贫工作,吴永强激动地说。
改变积贫积弱的“穷样”
每天早晨,匆忙洗漱后,戴隽丽便赶到村里,和村两委会班子一起查看村里道路修建情况,看着工程稳步推进,想着村民以后出行更加便利、生活更方便,她的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
曾经,这里基础设施落后,村里道路崎岖不平,污水满街流,出行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村民,群众怨声载道。
戴隽丽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后,对这一情况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此,她多次赶回省社科联向领导汇报相关情况并取得支持,最终为村里争取来7.5公里的道路硬化和2公里排水沟的建设资金。目前,村内4.4公里长的主大街已全部修好,街道两边的路灯已安装完毕,排水沟和路边花带绿化等工作正在推进中。
“很欣慰的是从最初村民的‘不待见’,到如今每到一户就邀请我喝茶吃饭,一声声亲切的称呼让我很是感动。”戴隽丽感慨地说。 郭白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