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价排名,从诞生起就伴随着巨大争议。然而,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却对这种营销方式情有独钟,将竞价排名引入外卖O2O。《新京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美团通过竞价排名出售附近推荐商家名次,商家购买后便可排名靠前,而在平台页面上并无推广、广告等提示。饿了么则于今年1月推出“星火计划”,商家缴一定数额技术服务费,就可以实现排名上升,曝光率大增。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晓平王:为新经济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是必要的,但绝不能以牺牲公共利益为代价。“野蛮生长”的互联网企业不可能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动能。医药竞价排名造成的社会创伤尚未愈合,网络订餐平台的竞价排名还有什么理由继续玩下去?
@小帅哥Peterwang:网络订餐平台的竞价排名属于广告发布而不标注为广告,涉嫌广告违法,应引起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尽快明确竞价排名的广告性质,将其纳入广告监管,遏制其“野蛮生长”。
@平常一个人015:外卖商家热衷竞价排名,排名靠前商家的销量可能会提高,但有投机取巧之嫌。外卖商家应该把功夫下在提高外卖商品的质量上,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否则,排名第一也没有用。
@益昌人:网络订餐平台竞价排名拼的就是钱,谁交钱就给谁排名,谁交的钱多排名就靠前,完全是唯利是图。所以,要建设诚信社会,就必须取缔这种竞价排名。
@不知潇湘在何处:竞价排名的本质就是“有钱能使鬼推磨”。网络订餐平台通过这种不正当的营销方式误导消费者,其实是自欺欺人。倘若商家只看重竞价排名而不抓食品质量,关门大吉是迟早的事。
@一更时分:网络订餐平台竞价排名,说白了就是金钱决定名次,肯定存在“潜规则”,最终伤害的是消费者。对此,监管部门不可视而不见,更不能任其“野蛮生长”,毕竟食品安全无小事。
@雄观漫道真如铁:网络订餐平台还存在这样的猫腻,真是醉了!外卖商家以掏钱多少定名次,而不是用点击量、订单量、消费量等客观数据排座次,这明显是短期行为,后果是外卖商家公信力下降,难以做到可持续发展。
@西南科技大学邓舒予:在商言商,网络订餐平台要赚取利润,外卖商家要提高知名度,这本无可厚非。但是,不管是网络订餐平台还是外卖商家,都不能忽悠、坑害消费者。
@奥格了:网络订餐平台竞价排名,我觉得这是广告宣传的一种形式,可以有。不过,外卖商家要确保食品安全,切实提高外卖食品质量,真正对消费者负责。
【下期话题】
一人闯红灯
全家学交规
近日,海南省三亚市交警部门为治理电动车行驶机动车道、闯红灯、逆行等交通违法行为,安排便衣警察蹲点,使用执法记录仪对交通违法行为人进行取证,并前往交通违法行为人家中开展交通安全教育。该做法经媒体报道后,“一人闯红灯,全家学交规”引发热议。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郭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