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中国·世界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黑客式舞弊”为何如此猖獗?
朝鲜称 韩美军演给朝鲜半岛带来核战争危险
13家平台入选 首批慈善组织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
以色列城市斯德洛特遭火箭弹袭击
“放心买”的国产奶仍需重建市场信心
一人闯红灯 全家学交规
让好奇心驱动基础研究
世相漫话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 年8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好奇心驱动基础研究
□荣启涵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黑夜里踽踽独行,在科学的星辰大海中摸索前进,如何突破认识的边界?因为有好奇心的存在,人类认识世界和自身的维度才会不断拓展。

  国务院日前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其中一句“进一步加大对好奇心驱动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无疑让广大科研工作者感到振奋——在国家规划中明确提及好奇心与基础研究的关系,可谓恰逢其时、切中要害。

  好奇心,是人们认识世界的起点,是探求新知的内在渴望,更是基础研究的原始冲动和活力所在。对科学家而言,面对未知的世界,有什么理由不去探索?

  20世纪上半叶,为了认识自然及其隐藏的规律,爱因斯坦、玻尔等一批科学家怀着对未知的好奇心,揭示了相对论、量子力学等理论,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拓展到全新的维度。

  以认识新事物、揭示新规律为己任的基础研究,曾经“坐过冷板凳”。如今,国家有能力也有实力,鼓励科研工作者尤其是基础研究领域的科学家,用好奇心驱动创新,突破现有的认识边界。

  好奇心驱动,让基础研究更有定力。“把冷板凳坐热”,不仅要靠科学家对探索的执着,还需各方力量拿出实实在在的资金、政策支持,给“冷板凳”加加温。与此同时,还要让科研工作者跳动的好奇心不被评价和考核体系束缚。基础研究需要充足的自由空间和宽容失败的态度。探索未知事物注定路途曲折,科研本身就蕴含着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

  好奇心指引,让基础研究更接近“一念非凡”的原创发现。放手鼓励训练有素的科研工作者以“天马行空”的姿态,大胆假设、认真求证,某个闪现的灵感或许能成就人类认识的飞跃,带给世界科学意想不到的进展。

  中国科学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路上,需要一批有好奇心的科学家勇于突破框架、跳出认识局限,自由摸索、执着前行,直到那“一念非凡”灵光闪现。

  牛顿母校剑桥大学三一学院为了纪念那个带来伟大发现的灵感,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数次引种“牛顿苹果树”的后代,“但能砸出灵感的苹果一直没能等到牛顿那样能被砸出灵感的脑袋”。可见,“一念非凡”来之不易,我们需要耐心等待。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