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庙村,古时连接山西泽州与河南怀州的十三隘口之一,作为“全晋门户”的交通枢纽和军事要地,其盛极一时的地位与繁荣,早已湮灭在高速公路、高铁飞速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中。
现隶属于修武县西村乡的这个交通闭塞的小山村,慢慢被世人遗忘,也被世居于此的村民所嫌弃,纷纷举家外迁。省定贫困村的帽子自然落在了这个村子头上。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双庙村再一次闯入人们的视野,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为实现不让一个村掉队的目标,整合资源,全力帮扶。作为帮扶单位,市房管中心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为双庙村设计的脱贫路线图和时间表正在有序推进。
“驻村帮扶是市房管中心党委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工作,要钱给钱,要人给人,必须不折不扣地完成帮扶任务!”在接到驻村帮扶工作任务之后,市房管中心主要领导在党委会上当场表态。作为副县级后备干部,该中心办公室主任王韶伟被派到双庙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全村92户人家分布在三个自然村,王韶伟和村两委干部走了一遍又一遍,按照“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评六定”的工作方法,精准识别了该村贫困户24户共计53人,并建立起规范完善的扶贫户档案资料。
“扼守青龙峡、峰林峡两大景区入口的双庙村,本身具有丰富而又独特的旅游资源,应该走依靠旅游、突出旅游、发展旅游的脱贫致富路!”王韶伟通过大量的走访调研,提出了双庙村脱贫致富的精准之策。
市房管中心和青龙峡景区、峰林峡景区按照一比一的比例,共同筹资42万元,在景区停车场附近建成了拥有41个经营摊位的双峡市场,无偿优先分配给有意在此经营的贫困户使用。
双庙村得名于村里的两座庙宇,石头建成的硬朗“骨架”,让它们栉风沐雨300余载而不倒。村里的民居为清一色的石砌房屋,构造别致,院落之间以蜿蜒曲折的石阶步道相连,精巧深邃,古老而神秘,极具旅游开发价值。双庙村先后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和省历史文化名村名录。
如何把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变成脱贫致富的“聚宝盆”?王韶伟依托本单位网络人才和技术优势,帮助双庙村建成了官方网站,大力宣传该村的历史文化、特色建筑、民风民俗、餐饮住宿条件等;对村民开展网络培训,提高他们运用网络的能力,掌握网上销售的技巧,使客源市场不断拓展。
“下一步,我们打算和相关单位合作,制作专题片,宣传双庙村;与市美术协会和高校美术学院结合,将双庙村打造成写生基地;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改善村子的基础设施;成立农民合作社,整合现有的旅游资源,创新经营模式,并与青龙峡景区和峰林峡景区结合,进一步发展双庙村的乡村旅游产业!”王韶伟介绍。
依托全域旅游示范县、养生地核心区建设等机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虽然双庙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大家都像该村“醉美农家乐”的老板郭先生一样充满信心:“以前我在外面给别人打工,如今在自家门口当老板,赚的钱比打工时还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