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②)进行集中生产、集中治污,有效解决了困扰该县多年的环保突出问题。同时,该县去年对共产主义渠河道35家养殖场进行搬迁整治,今年下半年还将实施共产主义渠河道生态治理工程。通过一系列措施,从去年11月份以来,该县东碑村断面实现连续稳定达标。今年1~6月份,东碑村断面水质达标率达88%,超出省定目标8个百分点。
由于大气污染防治战线长、涉及面广、任务量大,该县坚持县乡联动,部门协作,多措并举,全面整治。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拆改,全县共计任务数251台,截至7月15日,完成121台;7月16日至7月31日,集中2周时间,完成其余130台拆改任务,在全市率先全面完成拆改任务。黄标车淘汰,全县共有黄标车4863辆,截至8月22日,共淘汰销号2837辆。餐饮行业油烟治理,全县城区共排查餐饮经营单位407家,截至8月22日,已全面完成清洁能源改造;需要安装油烟净化装置273家,已完成安装228家;排查学校餐厅166家,全部改用清洁能源,安装油烟净化装置80家;医疗机构餐厅18家,全部整改到位。此外,该县还完成加油站油气回收装置改造62座,取缔非法加油站点315个;排查涉气企业36家,目前已全面落实停产治理措施,各项治理工程正在加快推进,预计9月底前治理到位;全县24家建筑工地全面落实“六个百分之百”要求,落实抑尘措施。
“土小”企业是影响该县环保工作的主要问题,群众投诉多、意见大。该县对“土小”企业采取“零容忍”态度,坚持乡镇办事处属地管理,明确责任,露头就打,持续开展专项治理。截至8月22日,该县共排查小防水、小木炭、小化工等“土小”企业124家,按照“断水断电、清除设备、清除原料、捣毁简易厂房”整治标准,取缔“土小”企业114家,拆除率92%。其余10家全部断电停产,正在拆除设备,待验收。特别是以新《环保法》实施为契机,该县公安、环保部门加强协作,对违法生产、违法排污的,一律从严查处,公安部门已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9起,拘留20人。
该县在环保治理问题上不惜投入巨资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投资9615万元建成投运了日处理3万吨的润天污水处理厂,去年投资5700万元实施了润天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及中水回收工程。投资8899万元建成投运了日处理3万吨的润天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投资6000多万元改造完善了城区及产业集聚区污水收集管网,实现了城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全收集、全处理。投资1450万元实施了圪垱店村和小麻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目前圪垱店村污水处理站污水管网已敷设结束,小麻村污水处理站治理方案已通过评审,准备开始投标。
坚持着眼长远抓环保,该县还通过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逐步解决因产业结构不优带来的环保问题。原来武陟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为造纸、食品,鉴于对环境压力加大,及时将主导产业调整为对环境影响较小的装备制造和医疗健康产业,大力推动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同时,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中,该县建立了项目投资评估机制,所有项目落地前,把环境影响作为招商引资的第一道关口,凡不符合环保政策和产业政策的,不论投资多少,坚决拒之门外,一个污染项目也不上;对新建项目严格落实环评和环保“三同时”制度,从源头上杜绝新的污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