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冬
8月20日中午,温县赵堡镇南平皋村村民张秀兰在邻居家闲聊,当说起村里户户接通有线电视、村民免费洗浴、老人享受津贴、学生享受升学奖励等惠民喜事时,大家都竖起大拇指夸赞一个人。
这个人就是该村的领头雁——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郑明雷。郑明雷为何这么受村民爱戴?事情还要从16年前说起。
2001年年初,南平皋村集体经济的支柱企业——豆类制品厂和植绒厂相继破产,累计欠下工人工资和村民集资款90余万元。当年5月,赵堡镇党委、镇政府果断对南平皋村党支部班子进行调整,郑明雷临危受命,挑起了党支部书记的重担。
上任伊始,郑明雷以个人名义多方筹措资金10多万元,结清了工人工资,并将两家企业所欠的集资款备案,换成村委会欠条,承诺给群众分期归还。他的这一做法,让南平皋村的乡亲们看到了希望,人心不再浮动。
人心暂时安定下来后,还贷款问题成了压在郑明雷心中的石头。他发现,村办企业虽然倒闭,却留下了数百间厂房、百余亩场地和一批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技术工人。何不盘活这些闲置资产、利用不可多得的人力资源东山再起呢?说干就干!经过多方努力,郑明雷为村里引进焦作市贝丝特食品有限公司,新上温县金利达鞋厂、立足鞋业等项目,项目落地后,一下子就为村集体新增收入20万元。在此基础上,郑明雷还从农业项目入手,发展了2000余亩特色农业种植项目。
有了集体收入作保障,豆类制品厂和植绒厂破产欠下的债务逐渐还清。如果说这件事为郑明雷赢得赞誉的话,那么接下来的事,更是使他受到了全村父老乡亲的一致称赞。
村集体经济发展起来以后,郑明雷就想方设法为村民谋福利。从2005年起,南平皋村先后投资500多万元,硬化全村道路,修建灯光球场、健身游园、文化大院、村民剧场等;投资20多万元改造自来水供水管网;投资12万元建成幸福泉纯净水厂。南平皋村不仅彻底解决了村民饮水安全问题,还成为温县第一个为村民提供饮用纯净水的村子。
郑明雷认为,村里的硬件设施完善后,村民的文化素质也应该逐步提高。为此,南平皋村先后设立“育英慈母奖学金”“教师教学成绩奖”“高考中招奖”等奖金,引导村民懂得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的道理,形成了良好的学风;连续4年开展“好媳妇、好婆婆、好妯娌、好邻居”评选活动,形成了良好的村风;连续4年举办春节文体活动,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形成了良好的民风。
郑明雷时刻关注贫困群众的生活。村民武准是村里的两家贫困户之一,在女儿出嫁、老伴儿去世后一个人生活。郑明雷一方面经常上门与他谈心,得知他家的房屋漏水后第一时间为他向上级申请房屋维修资金;另一方面帮他寻找脱贫致富门路,鼓励他走出家门,多参加集体活动。现如今,武准的3亩地全种上了地黄,到今年年底收获后就有望脱贫。
“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群众的信任让我觉得这‘村官’当得值!”郑明雷说。
南平皋村最近4次换届选举,郑明雷没给别人递过一根烟、端过一杯酒,更没请别人吃过一顿饭,可95名党员投票,他均是全票当选。
记者手记 与整洁的村容村貌相比,南平皋村人的精神面貌更令人赞叹,与任何一位村民交流,都能深切感受到他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郑明雷临危受命,勇于担当,始终把群众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把为人民群众谋幸福作为努力的方向。在他的带领下,村民安居乐业,干群关系和谐,全村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大家对郑明雷十分敬佩,感激不已。这样的干部咋能不让党和群众放心?①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