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相聚焦作 合作共赢 第十一届豫商大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一位行业翘楚的家乡情结
凝聚乡情 合作共赢
弘扬怀商怀药文化正当时
心系家乡 共谋发展
爱拼才会赢 倾情为桑梓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 年8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心系家乡 共谋发展
——访新疆河南企业联合会副会长袁子伟
作者:本报记者 张 鹏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我一定会回来的!”新疆河南企业联合会副会长袁子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用了一个知名动画片里的经典台词,表达了参加豫商大会的感受。

  从在郑州召开的第一届豫商大会,到焦作举办第十一届豫商大会,袁子伟连续11年都没缺席。“近年来,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有目共睹,希望能在大会上认识更多朋友,实现合作共赢,为河南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除了责任和担当,镌刻在记忆里的青春及酝酿而生的浓浓情怀,更令袁子伟欲罢不能。

  1967年,袁子伟出生在南阳市镇平县枣园镇枣园村,兄姊8人,他是老小,虽是家中的宝贝疙瘩,但缺吃少穿的经历仍无法躲避。

  为了生计,从15岁起,袁子伟与哥哥拉着架子车收过破烂;织毛衣、裁衣服、做鞋子,这些原本妇人做的活儿,他做起来也毫不逊色,塑料底翻帮鞋一天可以做二十多双;家传制作豆腐的手艺也成了他“搞活经济”的法宝;他拜师学习雕刻玉石,雕琢之间彰显他的悟性、灵性;利用干农活间隙,开着小手扶拖拉机帮别人犁地、耙地;帮别人收割麦子、浇水;在工地打小工一天挣1.1元钱,在街头当小贩,卖一双鞋能挣0.3元钱……他在三百六十行中找寻着商机。

  一个偶然的机会,袁子伟用雕刻玉石的手艺铺就了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1988年秋,阴差阳错的一次贩运芝麻的生意,开启了他与新疆和田玉的姻缘,在一次次贩玉的过程中,不断锤炼着他的人品、商德、眼力、智慧,升华了由贩到商的境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白玉研究会常务理事、亚洲珠宝联合会珠宝评估师、鉴定师、玉雕大师……一个个金字招牌接踵而来。

  达则兼济天下。袁子伟时刻不忘回馈社会和养育自己的家乡,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为家乡扶贫济困、捐资助学,捐款捐物累计达200余万元。这些淳厚质朴的思想和做法,让袁子伟在老乡中有了影响力、号召力。2005年新疆河南企业联合会成立之时,袁子伟当选为副会长。

  “目前,新疆河南企业联合会有会员企业1268家、会员18300人。多年来,我们全力服务豫疆两地的河南企业,使豫疆两地加强交流沟通,实现合作共赢。”袁子伟说:“当前,我们正在紧锣密鼓地谋划一批项目,一定要为家乡发展贡献自己更大的力量!”

  图为袁子伟。

  本报记者 赵耀东 摄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