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71天,109户村民实现整体拆迁,村民们不仅没有怨言,反而高高兴兴地主动搬家腾房。这是博爱县鸿昌街道下期城村在鄈城路北段道路建设工程中涌现出来的和谐拆迁的场景。
在人们印象中,只要一说到拆迁,就会有派驻综合执法工作队在拆迁现场维护秩序、群众对抗拆迁等画面在眼前浮现。可是,当下期城村109户村民实现和谐拆迁后,不仅彻底颠覆人们对拆迁工作的印象,更引发出人们的深思:在这和谐拆迁的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6月13日,博爱县项目建设推进会上,鄈城路北段道路建设工程被列为其中一个重点项目,下期城村109户村民的房屋拆迁工作成为该项工程的主要任务。据了解,鄈城路北段道路建设工程位于博爱县城北部,北起市人民路、南至竹园路,道路全长1100米,是连接博爱县城区与人民路和规划中的太焦高铁、焦济洛城际铁路广场的主要通道之一。博爱县委、县政府对该项工作非常重视,今年年初列入该县城建重点工程。该项工程预计9月中旬开始施工,12月底完成工程建设。
“我们接到任务后,当天晚上就召开党员大会,现场给180名党员把拆迁包赔标准、利害关系全部讲清楚。我们都是共产党员,就要在这项工作中以身作则,进而检验我们‘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成果。”博爱县鸿昌街道下期城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圈说。次日晚上,下期城村两委会召开村民代表大会通过了“村民房屋拆迁除按规定赔偿外,谁先拆迁,谁先在安置小区里挑房,另外再给2000元的安置费”的规定。6月15日,当博爱县住建局会同有关单位对拆迁房屋进行测量时,在现场看到有的群众开始陆续搬家。
8月23日上午,在下期城村主大街西头,王圈指着一片空地对记者说,这里原来都是村民的房子,有45户。为了配合拆迁工作,村民们积极搬家腾房,还有的村民含着泪在现场帮助工作人员推倒自己家的房子。记者在现场看到,这里场地平整,视野开阔,只有几根电线杆矗立中间,见证着这里曾有的灯火岁月。顺着一条小路向北走去,有两座厂房横亘中间。据了解,这是下期城村的集体企业,如今都已经搬出设备,就等着拆迁了。厂房东边,又是一片空阔的场地,上面碎落的砖头、瓦砾和碗片,告诉你这里曾是人们居住的地方。不错,就在70多天前,这里还居住着64户村民。
从6月13日领取拆迁任务,到8月23日109户村民和谐拆迁,下期城村到底有什么秘诀呢?
“下期城村两委会取信于民,有群众基础,安排的各项工作都能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这就是下期城村在这次和谐拆迁中的主要原因。”博爱县鸿昌街道党工委书记乔保龙总结这次和谐拆迁工作时说。
据介绍,2008年以来,下期城村两委会在王圈的带领下,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先后为村民改造空心房1700多间,修建道路18条,并建设村民文化广场,就连村民的用水、耕地、浇地等费用也由村里承担。“村民的孩子上幼儿园产生的托费、书本费,也一律由村里承担。我们就是要给群众松绑,替他们看孩子,好让他们安心外出挣钱。”王圈说。
下期城村两委会用实际行动赢得群众信任,在这次和谐拆迁中起到关键作用外,党员干部在拆迁工作的模范带头作用也不可小觑。“我们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就是要争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在这次活动中,就是对我们专题教育成果的最好检验。”王圈说。就在领取任务召开党员大会时,现场就有很多党员踊跃报名负责拆迁户的解释工作、义务给群众搬家。当拆迁工作开始后,下期城村五街一家村民因为开有电磨,设备不好装车,该村党员张保良、王铁路、张敏、张小虎等人主动到现场帮助搬迁。类似这样的例子,在该村还有很多……
“拆迁工作说到底,还是要政策透明、程序公正。凡是涉及老百姓的事就要让老百姓自己说了算,凡是村民代表大会上通过的村规民约,就要坚决执行。”说起这次和谐拆迁,王圈如是说。据了解,在这次拆迁中,也有一些人想钻钻拆迁政策的空子。不过,都没有得逞。下期城村村民王中宽,因智障长年吃低保,家里的房只有一层。当时就有人出主意愿意出资帮王中宽盖二层,到时候拆迁赔偿的钱除去成本后两人平分。可是,王中宽却拒绝了,他说:“做人得讲良心。我吃着国家的低保,不能再讹政府。”
不让老实人吃亏,就是体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经过村两委会集体研究,只有一层民房且吃低保的贫困户王中宽、朱丽萍和陈国胜,在这次拆迁中分别追加补偿款5万元、3.5万元和3万元。
在距离拆迁现场不远处,矗立着十几栋崭新的高楼,该小区内新修的道路整洁,路灯、监控相间,让这里显得颇为时尚——这就是下期城村新型生活社区。在8号楼二单元一号房,村民王勇齐正带着工人在装修房子。“我原来住的是四间两层房,两个月前村里说要修鄈城路,我就按村里的拆迁要求暂时搬到亲戚家住,政府在这个小区赔偿给我两套新房,很漂亮的。”王勇齐说,“村干部真心地为群众服务,让老百姓在发展中得到实惠。跟着这样的村干部,生活过得有滋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