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詹长松 通讯员贺弘扬)沁阳市西万镇前段时间趁雨季播撒的高羊毛、二月兰等草种如今已发芽。昔日光秃秃的山坡被一层绒绒的绿色覆盖着,看上去格外舒服。该镇党委书记吴立强说,这只是打击私挖滥采后,恢复北山生态环境的具体举措之一。
西万镇铝土矿资源较丰富,采矿、加工、经营矿产品者众多,成为非法矿产品加工的“重灾区”。据统计,该镇非法矿产品经营加工达386处,主要分布在校尉营村周边4500余亩的山地和山前坡地上。特别是小高炉数量庞大,已成集群,一度占到全市小高炉总数的60%左右。
作为整治的“重灾区”,该镇取缔工作涉及面广。该镇镇机关干部和村两委干部包炉包场包矿点,制定北山治理工作台账,责任到人,限时完成。集中强制行动前,该镇先后召开镇村两级干部会、村民小组长干部会、各村炉主场主矿主会等会议9次,发放宣传单4000份,悬挂横幅、张贴标语600条,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从6月中旬开始,西万镇采取一系列强有力措施,倾全镇之力重拳出击,强制取缔拆除,全面清理现场,着力生态恢复,一举扫除了所有非法矿产品经营加工点和采矿点。
该镇采取动员自行拆除、强制机械拆除、组织爆破等方式,连续作战,共拆除小高炉376座、石料厂5家,拆除经营用房1100余间、生产设备380余套、电线3500米、线杆70根,3个非法采矿点彻底取缔,圆满完成“两取缔”任务。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6月中旬以来,该镇通过自行出售、自行清运、镇政府联系买家、镇政府组织大型企业现场收购、强制罚没清运等五项措施,一个月集中清理完了积存的800余万吨矿料。在集中人力、机械清理矿料的同时,全面清理建筑垃圾、废弃物料,填埋坑洞,对4500余亩的小高炉生产区进行整理,实现“场干地净、地面平整”。
北山治理初见成效,生态恢复任重道远。实现“场干地净、地面平整”之后,该镇根据三大片区(山前区、半山区、矿点区)的不同地貌、土质,分别植树、种草,实施封山育林,并聘请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院,依托龙门河两岸的2000余亩原小高炉区土地(山前坡地),编制了融入古邘国文化的《古邘国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以“记得起乡愁,看得到历史”为主题,为当地群众转型发展林下养殖、农家乐、休闲农业提供平台。该镇还利用沁阳市“进口野生动物基地”的优势,正在商洽将“进口野生动物隔离区”引入“古邘国森林公园”,以增加旅游亮点。同时,该镇还与江苏绿港现代农业公司洽谈,在此投资建设占地700亩的“无土大棚蔬菜种植基地”。
“把北山治理作为淘汰落后产能,实现绿色发展的良机,我们要实施好《西万镇小高炉矿区生态治理——古邘国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与西万镇已有的九凤山森林公园相互辉映,实现由非法矿产品加工区向生态休闲旅游区的转变。”吴立强说。①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