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至18日,我市太极拳文化志愿者一行14人,先后到哈密、乌鲁木齐、伊犁,开展太极拳文化走进新疆系列活动,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带去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武术文化——太极拳。
为积极响应文化部“春雨工程”的号召,今年2月,市文广新局、市文化馆根据文化部、中央文明办《关于开展2016年文化志愿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着手筹备焦作文化志愿服务活动。经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部门多次沟通联系,确定以“太极拳及其文化普及”为主题,安排太极拳文化图文展、太极拳大师授拳和赠送太极拳书籍光盘三大活动。
“春雨工程”全国文化志愿者边疆行是文化部、中央文明办开展的以“大讲堂”“大舞台”“大展台”为基本载体,通过组织文化志愿者在边疆民族地区开展文化展览和艺术采风活动,搭建内地与边疆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的文化交流平台,以提高人民群众文化鉴赏力、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是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惠民工程。
我市文化志愿者一行先后走进哈密、乌鲁木齐、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3个活动站点。活动期间,陈小星、和有禄等4名太极拳大师,不辞辛劳,积极进行太极拳展演和培训。在热情的学员面前,大师们精神抖擞,一招一式尽显真功夫,专业的太极拳理论及精湛的套路教学让当地广大太极拳爱好者受益匪浅。不少太极拳爱好者十分珍惜这次交流机会,还专门抽时间来到太极拳大师驻地,进行深入交流学习。
8月12日,居住在昌吉回族自治州的太极拳爱好者们,天不亮就从家里出发,早早来到乌鲁木齐的活动现场,他们当中年龄最大的67岁,最小的只有6岁,大家认真跟随太极拳大师习练。昌吉回族自治州太极拳协会会长雷远成说:“能够得到大师的指导,这样的机会太难得了,有机会一定组织学员到太极拳发源地——温县陈家沟感受太极拳的魅力,同时真诚希望两地多组织太极拳文化交流活动,促进新疆人民太极拳习练水平不断提高!”
8月15日,新源县塔勒德镇维吾尔族小伙吐逊·帕孜听说太极拳发源地的太极拳大师来到该县后,驾车50多公里专程赶来参加太极拳培训。他说:“我之前患了骨质增生,习练太极拳后病情逐渐好转,现在身体不仅康复而且强壮了许多,以后我会坚持习练,也会鼓励我身边的人习练太极拳。”大师们在进行太极拳演练期间,到场的太极拳爱好者难掩激动的心情,纷纷拿出手机、摄像机拍照、录像。展示环节结束后,他们还纷纷找大师签字、合影留念。看着学员们有板有眼地演练,市文化志愿者一行全体成员感到十分欣慰。“多日的长途跋涉、舟车劳顿早已飞到九霄云外,留下的只有传承、弘扬太极拳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和有禄说。
为期13天的太极拳文化边疆行,虽然时间短暂,但搭建起了河南与新疆的友谊桥梁,播下了中原文化尤其是太极拳文化的种子。活动期间,我市文化志愿者一行共向3个站点赠送太极拳书籍与光盘300余套,制作太极拳文化图片展板186块,培训学员2000余人次。
援疆干部哈密市文广新局副局长范志军说:“新疆是多民族聚居地,有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和民族风情,也有一大批太极拳爱好者,这次焦作陈家沟的太极拳大师亲临新疆授拳,非常受欢迎,相信在双方共同努力下,太极拳文化和新疆文化一定能够碰撞出更加灿烂的火花,太极之花一定能够在新疆大地永远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