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实施蓝天工程,切实治理好大气污染;实施碧水工程,切实抓好水污染防治;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提升人居生活环境质量……近段时间,博爱县采取多项措施抓实环保工作,持续改善县域环境质量,倾力打造一个“天更蓝、水更碧、地更净”的生态文明城市环境。
实施好蓝天工程,采取疏堵结合方式,加大扬尘、烟尘、挥发性气体的污染防治,切实治理好大气污染。该县质监局积极开展取缔小燃煤锅炉专项行动,对列入关闭名单和漏网的应关闭燃煤锅炉全部停止检验检测,并集中执法人员参加全县整治黑加油站点专项行动,检查取缔黑加油站点22家。同时,该县质监局严格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资质认定和资格许可,协同环境保护部门做好机动车尾气检测监督管理工作,并对4家机动车检测公司开展检验领域获证机构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责令企业限期整改。另外,该县质监局还切实加大对用于环境监测设备、仪器、仪表及环境保护自动监控设施等设备、设施的计量检定、校准及测试,先后为县环境监测站等单位检定计量器具2041台件,培训化验室检验人员30多人次,有效地服务全县节能减排和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在此基础上,该县还开展治理道路扬尘工作,要求道路两侧所有工地设置高标准围挡;工地内道路、操作场地进行硬化处理;裸露泥土、易尘物料采取覆盖或洒水措施;运送渣土、材料的车辆出工地时需将车轮冲洗干净,防止车辆将泥土带入附近道路;要求运输渣土、石料、水泥、煤炭、垃圾等物料的车辆,采取篷盖、密闭等措施,不得超量装载和超速行驶,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出现物料遗撒或泄漏,并采取洒水控尘、减少积尘的湿式清扫方式,加大环卫设备的投入力度,增加对道路的洒水密度,全力遏制主干道扬尘现象,还周边居民一个空气清新的生活环境。
实施好碧水工程,切实抓好水污染防治,对污水排放不达标的企业全部关停整改,河道两侧的畜禽饲养场全部搬迁或关停。该县成立了县畜禽饲养业污染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全县畜禽饲养场规模数量、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对周围环境影响的程度进行综合整治。同时,该县结合“清水工程”和“美丽乡村”工作,指导帮助沿城区景观河饲养场建立沼气池,并完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软硬件体系,以企业为主导,建立健全政府扶持、保险联动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机制。另外,该县还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对乱扔乱抛病死畜禽,特别是向城区水域河道乱抛病死畜禽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迁就。在此基础上,该县还着力健全机制,加强全县畜禽饲养规划管理,对规模饲养场用地实行规划管理,对散养户饲养用地不再审批,并加强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的监督和审批,对新建规模饲养场做到提前介入,指导饲养场合理规划,高标准建设,严格按照标准化饲养场建设标准进行监督管理,切实从源头上防治畜禽饲养业污染。
全面开展创卫工作,通过背街小巷和居民楼院清理、城区主干道占道经营整治、美化绿化工作等措施,提升人居生活环境质量。该县清化镇街道成立了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创建国家卫生县城指挥部,全面安排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城中村、背街小巷和城乡接合部治理工作及加强居民楼院治理工作,对48家居民楼院和涉及背街小巷、城乡接合部的15个城中村街任务进行详细分解,要求责任人员高度重视、提高认识、突破重难点,力促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各项工作目标任务落到实处。该县城管局集中开展为期一周的市容秩序集中整治行动,对鄈城路、中山路、团结路、玉祥路、滨河路等路段市容秩序进行集中整治,重点治理“三种”经营、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停乱放等违章行为;开展月山路、广兴路等6条绿化精品路段创建工作,进行高标准修剪,打造城市绿化亮点;安排洗扫车、洒水车每天对城区主干道不少于4次洒水降尘;检修文化路、发展大道等路段路灯,提高城区亮化水平。
全面加强监管工作,特别是加强项目环评和准入管理,努力从源头上杜绝新污染源的产生。该县一是突出建设项目审批“三个转变”,即变企业上门为下乡服务、变行政管理为优质服务、变事后监督为事前帮助。二是严把环境准入关,坚持“三批、三不批”,即对科技含量高、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高效节能的清洁生产工艺项目,按照“提前介入,主动服务,重点项目,跟踪服务”的原则,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对高耗能、重污染和违反国家产业政策的建设项目,坚决不予审批。三是对县重点项目设立“绿色通道”,实行专人办理,即到即办、特事特办,并积极做好上下协调服务工作,使项目尽快落地。
(王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