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始终不忘将文体事业的发展作为推动全区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动力,这是解放区留给许多人的印象。全国文化先进单位、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全国科普示范区、国家一级文化馆,这些“国字号”招牌凸显了该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活力。
2014年10月,解放区成为河南省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单位,这将该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高度。于是,近两年来,我们看到,从在全国率先构建“334”楼院协商治理模式到建立公共文化服务“四个一”工作模式,从打造“快乐365”“社区才艺大比拼”等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到引入“互联网+”思维建立“百姓文化超市”,解放区在创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所作出的努力已然开花结果。
即日起,本报推出解放区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系列报道,以飨读者。
深入社区将舞台搭在居民家门口,社区文体人才争先恐后报名,楼院居民当大众评委,日前,由解放区文化局、解放区妇联主办的“美丽楼院 幸福家园”解放区社区欢乐总动员活动堪比央视《星光大道》,活动吸引了辖区内400多个楼院的3000多名居民参与。
在短时间内,一个区级的文化活动竟然能吸引400多个楼院的3000多名居民参加海选,解放区是如何做到的呢?
来自解放区王褚街道、刚刚在“美丽楼院 幸福家园”解放区社区欢乐总动员首场月冠军争夺战中拔得头筹的20岁小伙子张浩楠谈了自己的感受。
“我自幼习练太极拳,每逢寒暑假期间,都会在小区的篮球场上练拳,社区主任发现了我。此后,只要社区、区里有文体活动,社区主任就通知我,极大地激发了我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我还带动小区的居民练习太极拳,为了支持居民练拳,社区还派专人打扫场地,在场地内设置灯光等。”张浩楠说,“7月份,社区主任鼓励我参加此次活动,我能获得月冠军也有社区的功劳。”
据了解,张浩楠参加过这次活动后,已借其东风,注册了一家婚礼策划公司。解放区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就是张浩楠借得的东风。
自2014年10月解放区成为全省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建单位以来,便不断将优质文化资源下沉、品牌文体活动下沉,并在全国率先构建了“334”楼院协商治理模式。
“334”楼院协商治理模式是指在调动居民积极参与“美丽楼院”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党政主导、居民主体和社会协同“三个作用”,实施“三上三下”工作法,最终实现“自治管理好、平安法治好、环境卫生好、文明和谐好”的“四好”目标。
背靠大树好乘凉。据解放区文体局局长和毅介绍,因为有了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支撑和有效的工作机制,借助解放区美丽楼院创建的东风,现在该区的9个街道、428个楼院几乎天天都有文体活动,辖区居民的文化生活得到了极大丰富。
如今,“美丽楼院 幸福家园”解放区社区欢乐总动员活动正如火如荼开展,七百间街道陶瓷路社区“睦邻节”已连续举办了12年,焦西街道电建社区“欢乐重阳节”已连续举办了10届,焦北街道花园街社区居民正陶然于“一老一少一文化”的各项文化活动中,焦南街道也正在举行“最美焦南人”活动……解放区各项文化惠民的举措让更多人感受到了社区文化活动也能唱响时代大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