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焦作市2016年教师节系列报道·焦作教育篇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助力跻身 "第一方阵"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2016 年9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忘初心 甘守三尺讲台 牢记使命 争做“四有”老师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助力跻身 "第一方阵"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甘守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
  本报记者 徐金华 摄
  “双师型”教师指导学生实训。
  本报记者 王正义 摄
  强化教师业务培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本报记者 徐金华 摄
  校园足球活动蓬勃开展。
  本报记者 徐金华 摄
 
   

  特别关注:

  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是提高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近日,我市连续出台三个文件,对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教师队伍建设作出了全面规划。

  《焦作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2016年8月15日,市政府以焦政〔2016年〕20号文件印发。意见指出,坚持师德为先、能力为重、改革创新、科学发展原则,通过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提高教师地位待遇、规范教师队伍管理等措施,到2020年,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焦作市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6~2020年)实施办法》:2016年7月29日,市政府办公室以焦政办〔2016年〕76号文件印发。办法指出,通过提升乡村教师师德水平、业务能力和生活待遇,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职称(职务)评聘向乡村教师倾斜,推进城镇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等措施,到2020年,努力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

  《焦作市关于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的指导意见》:2016年7月26日,市教育局、市委组织部、市编办、市财政局、市人社局以焦教文〔2016年〕96号文件联合印发。意见指出,建立完善科学合理、有序规范的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机制,力争用3至5年时间实现县(区)域内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化、常态化,逐步缩小学校、城乡、区域之间教育水平差距。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教育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引领,紧紧围绕“提高教育质量”主题,按照“重点工作争一流、整体工作上台阶、特色工作树形象”总要求,深化教育改革创新,促进教育公平惠民,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推动焦作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在中原崛起中更加出彩作贡献。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切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全市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工作,不断提高党建水平、夯实基层基础,为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组织保障。

  按照市委统一部署,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党支部为单位,组织党员学习党章党规,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争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同时,把学习教育融入党员本职工作,深入开展“五查五促”活动,以学习教育成效推动各项工作,以工作业绩检验学习教育成果,做到两手抓、两促进。

  深入推进党风党纪专题教育,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遵守《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党内法规,切实增强教育系统党员干部党规党纪意识,始终坚持廉洁用权、廉洁从政、廉洁修身、廉洁齐家,自觉做到守纪律、讲规矩。

  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理念,把教育系统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考核,压实党建工作责任,健全党建制度机制,创新党建工作方法,真正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教育系统每一个党组织、每一位党员,让基层党组织更加坚强有力,让党员干部树起先锋模范形象。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抓常、抓细、抓长,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坚决执行民主集中制和“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严格落实教育系统“四项制度”,强化岗位权力风险防控,逐步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开展党员干部警示教育,筑牢廉洁自律思想防线,不断提高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能力,时刻警钟长鸣,着力营造不敢腐、不想腐、不能腐的政治氛围,努力形成风清气正、干事创业、廉洁高效的教育发展环境。

  突出精准发力

  全面提升高中教育质量

  贯彻落实全市教育工作会议要求,瞄准“夯实教学基础、面上整体提升、点上名校突破、全力争创一流”目标,积极构建名校突破常态长效机制,通过强化激励导向、狠抓精细管理、实施科学备考等有效措施,高中质量提升取得历史性突破。

  今年高考,全市有10名学生分别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录取,是恢复高考以来考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数最多的一年,且多于“十二五”五年的总计8人,高考成绩创历史新高。另外,我市在今年海军招飞中再创佳绩,有10名学生以优异成绩被录取为海军飞行学员,也是十年来被海军招飞录取人数最多的一年。从上线率来看,全市一本上线3484人、二本上线8485人、三本上线13686人,上线率分别为15.19%、36.99%、59.67%,三批次上线率均高于河南省上线率;与2015年相比,一本上线增加769人、提升28.32%,二本上线增加1156人、提升15.77%,三本上线增加1642人、提升13.63%。特别是一本上线人数,比2012年的1317人增加了2167人,由2012年低于全省36.7%达到高于全省24%,4年内将近翻两番,实现大跨度提升。

  在高考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我市学生在第33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再传捷报,焦作市外国语中学学生刘子祯、焦作一中学生闵梓轩荣获金牌,是我省仅有的两名入选国家集训队的学生,并分别获得2017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保送生资格。凭借全国奥赛金奖获得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保送生资格,这在焦作尚属首次,也是我市学生在奥林匹克五大学科竞赛中取得的历史最好成绩。

  提升师德师能

  着力打造一流教师队伍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我市以提高师德师能水平为核心,通过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培养培训模式等有效措施,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深入开展争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活动,引导广大教师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今年9月,我市教师王桂香被评为“2016年河南最美教师”,4名教师被评为全省教育系统师德先进个人;今年教师节,我市659名教师、85名教育工作者受到市级表彰,为广大教师树立了榜样。

  实施国培、省培、市培、县培、校培五级培训,广泛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今年累计培训教师已达2万人次,其中农村教师占70%以上,国培、省培工作绩效居全省第一位。同时,注重加强名师和骨干教师培养,着力打造教育领军人物。今年9月,我市教师宋爱芹、王文霞被评为“中原名师”,并分别以其姓名命名组建中原名师工作室,按项目予以20万元资助,充分发挥了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创新教师管理体制机制,出台《焦作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焦作市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6~2020年)实施办法》和《焦作市关于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对我市今后一个时期教师队伍建设进行全面规划,进一步规范教师队伍管理,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地位待遇,着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深化改革创新

  不断夯实教育发展基础

  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是促进教育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必须牢固增强改革意识、创新意识、发展意识,通过改革创新来激发教育发展动力活力。

  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我市9个县(市)区成功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占全市县(市)区总数的90%,占全省57个通过国家评估验收县(市)区的15.7%,走在全省前列。大力实施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通过“以城带乡、以强带弱、以名带新”模式,充分发挥优质学校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义务教育质量整体提升。目前,全市共组建一体化、互助式等各类教育集团88个,带动了172所薄弱学校提升发展。

  改革职业学校办学模式,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分别依托黄河交通学院、焦作市职业技术学校,吸纳职业院校、企业参与,成立焦作市职业教育集团、焦作市旅游职业教育集团,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改革职业学校教学模式,推进新课堂教育实验,今年全市中职学校对口升学本科上线607人,上线率达33.42%,远高于全省上线率;强化学生技术技能培养,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96%,中职技能大赛总成绩居全省第一,并代表我省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

  加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强化“三通两平台”应用,积极利用教育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建立“1+N”模式同步课堂61个,带动农村学校162所,让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共同聆听名师授课,有效解决农村优质教育资源不足问题。今年5月,我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受到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调研组的充分肯定。

  扩大教育开放办学,贯彻落实《焦作市促进民办教育发展办法》,引进社会力量建成民办焦作太行中学;支持名校合作办学,今年4月,沁阳永威学校与河北衡水中学达成深度合作协议,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全力打造一流高中教育品牌。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广泛开展阳光体育一小时、中小学生艺术体育节、太极拳和艺术家进校园、中小学生“晨光”“曙光”阳光体育联赛等活动,其中太极拳进校园覆盖率达100%;广泛开展学生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目前全市共组建各类学生社团4600多个;强力推进足球进校园工作,今年我市15所学校被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总数达到39所。

  坚持综合施策

  有效保障教育公平惠民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近年来,我市积极落实各项教育惠民政策,强力实施教育惠民工程,力促教育公平惠民,让教育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加快扩充城镇义务教育资源,推进中心城区教育项目建设,示范区韩公教育园区幼儿园项目建成投用,新增幼儿园学位700多个;小学项目已竣工,预计今年10月底投用,可新增小学学位2100多个。加快实施“全面改薄”,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逐步缩小校际、城乡、区域差距。

  全面规范中招工作秩序,制定并落实“严肃工作纪律、规范招生秩序”六项措施,坚决杜绝“以权入学、以钱入学”行为,切实维护群众利益,促进中招公平公正,实现阳光中招、惠民中招。

  加大教育公平惠民力度,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按照每生每年小学630元、初中830元的标准核定公用经费2.69亿元;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今年已下达“两免一补”中央和省、市资金2.3亿元;落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政策,入学覆盖率连年保持100%,并畅通就读高中、就读中职升学渠道;落实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今年已资助贫困学生18922人次资金1612万元,有效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加强留守儿童教育关爱工作,以部门联合、家校沟通为基础,实施“希望工程”和“春蕾计划”,留守儿童教育关爱工作逐步走向常规化,市教育局被命名为河南省留守儿童教育关爱工作先进单位。

  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扎实推进预防中小学生溺水、校园消防安全、校车安全、食堂食品安全、预防校园侵害等工作,坚决杜绝安全事故发生。我市3所学校被授予河南省“平安校园”称号,市教育局被授予“全市综治和平安建设先进集体”“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优秀单位”“全市消防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

  本报记者 李 涛 徐金华

  ———— 2016年获焦作市表彰的部分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 ————

  司 帅

  中共党员,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组织科科长。校级文明教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主持和参与完成省部级项目5项、地厅级项目12项,在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

  武 斌

  中共党员,沁阳市第一中学教师。焦作市优秀教师、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沁阳市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2016年高考,所带班级学生全部过一本线,其中石方正同学被清华大学录取。

  侯党辉

  中共党员,沁阳市永威学校高中物理教师。全国竞赛优秀指导教师、河南省诚信自强之星,焦作市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主持科研项目三项,发明专利一项。2016年高考,所教学生王瑞刚被北京大学录取。

  张盼盼

  孟州市第一高级中学教师。2013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焦作市优秀教师,孟州市第一高级中学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2016年高考,所教学生王乃懋被北京大学录取。

  张志刚

  温县第一高级中学教师。河南省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焦作市优秀教师、十佳班主任、文明教师,温县人民最满意教师。2016年高考,所带班级学生全部过一本线,其中冯帅琦、张蔚同学被北京大学录取。

  鲁 军

  中共党员,博爱县秀珠小学校长。河南省骨干教师、焦作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焦作市优秀校长、博爱县名校长。他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大力开展“阳光教育”,丰富了学校文化内涵,提升了办学品位。

  刘江涛

  武陟县第一中学教师。焦作市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武陟县骨干班主任、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2016年高考,所教学生谢江淼、李雅倩被北京大学录取。

  薛志芳

  中共党员,修武县第二实验中学校长。河南省教育厅优秀教育管理人才、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教师教育专家,焦作市优秀共产党员、优秀青年榜样、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校长。

  聂林峡

  中共党员,焦作市宇华实验学校教师。焦作市优秀教师。在工作中始终以爱育人,将学生发展放在首位,注重精研教学与实践结合。2016年高考,所教学生王佳乐被北京大学录取。

  王玲勤

  中共党员,焦作市第二十中学教师。焦作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焦作市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十佳班主任。在工作中注重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探索,教学成绩突出。

  程爱莉

  焦作市万方中学语文教师。河南省骨干教师,焦作市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曾获教育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优课奖,河南省初中语文优质课大赛一等奖,河南省“立德树人,成就最美”师德演讲比赛第一名。

  许娟娟

  中共党员,焦作市许衡中学教师。焦作市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骨干教师,中站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曾获焦作市英语优质课一等奖,五次荣获中站区英语优质课一等奖。

  刘玉芳

  马村区实验学校教师。焦作市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马村区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巾帼建功标兵”。所带班级多次被评为优秀班集体、文明班级、雷锋班级。

  王 强

  焦作一中教师。焦作市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十佳班主任。2016年高考,所带班级一本上线率100%,95%以上同学被985及211院校录取,其中詹望之同学被清华大学录取。

  刘小刚

  焦作一中教师。全国信息学奥赛指导教师,焦作市优秀教师。所辅导学生闵梓轩获得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并保送至清华大学;所辅导学生黄山获得铜牌,获高考浙江大学按一本线录取资格。

  岳卫华

  中共党员,焦作市外国语中学教师。全国及河南省信息学奥赛优秀辅导教师,焦作市第九批市管专家,焦作市优秀教师、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所辅导学生刘子祯获得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并保送至北京大学。

  —— 2016年河南最美教师 ——

  王桂香

  中共党员,武陟县大封镇司马岗小学教师。第二届河南最美教师,河南省骨干教师,焦作市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

  作为老师,2014年在司马岗小学教学点几乎无生源的困境下,她临危受命接管学校,和老师们一起换灯泡、粉墙壁、制教具,通过一年努力,使学校重新焕发生机活力,赢得群众的信任,成为当地群众心中的好老师、学生眼里的好妈妈。

  作为儿媳,面临爱人车祸去世、公公查出胃癌、婆婆瘫痪在床、女儿年幼等诸多磨难,她15年如一日孝亲、敬老,笑对人生,2012年她被武陟县授予首届“董永故里孝亲敬老”道德模范,2016年被评为“河南省乡村好媳妇”。

  —— 2016年度中原名师 ——

  宋爱芹

  中共党员,焦作市第一中学教师。中原名师,河南省教师教育专家、中小学名师、骨干教师、教学标兵,焦作市首届名师、骨干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2011年获市教育质量奖,2013年获市高中语文原创命题一等奖,2015年成立市高中语文宋爱芹名师工作室,2016年省教育厅以其姓名命名组建中原名师工作室。

  王文霞

  中共党员,焦作市实验小学教师。中原名师,河南省教师教育专家、中小学名师、文明教师、优秀班主任,焦作市优秀教师、十佳班主任。从教26年,个人先后三次获得省优质课一等奖,多篇论文发表于CN刊物,焦作市首批名师工作室主持人,2016年省教育厅以其姓名命名组建中原名师工作室。

  ———— 2016年河南省教育系统师德先进个人 ————

  徐 曼

  中共党员,焦作大学教师。河南省教育系统师德先进个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评审专家,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教学标兵,焦作市第九批市管专家、优秀青年社科专家。

  段培高

  中共党员,河南理工大学教师。河南省教育系统师德先进个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指导教师。

  曹俊新

  中共党员,焦作市许衡实验学校教师。河南省教育系统师德先进个人,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教师教育专家、中小学名师、骨干教师,焦作市新长征突击手、市管专家、优秀教师。

  王保平

  中共党员,焦作市第一中学教师。河南省教育系统师德先进个人,焦作市骨干班主任、优秀班主任、骨干教师、优秀教师。曾获2015年度焦作一中感动校园人物,所教学科在高考中成绩优异。

  高 凡

  中共党员,焦作市职业技术学校教师。河南省教育系统师德先进个人,河南省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电化教育先进个人,焦作市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所辅导学生多次获得全国、省、市中职学校技能比赛奖。

  李艳芬

  中共党员,孟州市实验中学语文教师。河南省教育系统师德先进个人,焦作市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孟州市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师德标兵。所教学生阳光、团结,所带班级被评为焦作市文明班级。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