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婧 实习生周唐)近来,许多市民欣喜地发现,城区市容市貌发生了显著变化,长期堆积、散发异味的垃圾山搬走了,脏乱不堪的废品收购站拆除了,占道经营现象得到有效治理……“污染围城”集中整治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有数据为证:截至9月9日20时,四城区及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共清运垃圾56.2万立方米,取缔、搬迁废品收购企业226家,取缔冶炼小企业49家、食品小作坊11家、小餐饮店4家,清理堆料207处。
短时间内发生的显著变化得益于“污染围城”集中整治工作的强力推进。近来,围绕“污染围城”集中整治工作目标,对照“垃圾围城”“废品围城”“冶炼(土小)围城”“堆料围城”“涂装围城”整治任务、标准和时间节点,各城区各部门迅速行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整治高潮。
为强力推进整治工作,我市抽调30名县级后备干部组成5个督导组,明确时限,挂图作战,深入整治一线开展现场督导,对整改达标的进行销号,对推进不力、进展缓慢的给予督促,对工作进度一周一排名,并将汇总数据上报市“污染围城”集中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给予相应的奖惩。
在日前召开的“污染围城”集中整治工作通报会上,我市公布了前一阶段“垃圾围城”“堆料围城”“废品围城”“冶炼(土小)围城”“涂装围城”5项整治任务完成情况的单项排名,对每一项整治任务完成情况最好的前两个城区进行资金奖励,对单项整治任务完成较差的城区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
“污染围城”集中整治工作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从各督导组掌握的情况看,“垃圾围城”“堆料围城”等5项整治任务还相当重,随着整治工作的深入开展,一些难点问题会逐步显现,须作好克服更大困难的准备。
“污染围城”集中整治工作开展以来,许多网友通过本报微博、微信平台和“城市瞭望”微信平台表达了对整治工作的支持,网友们希望整治力度再大一些、标准再高一些、范围再广一些,打一场城乡环境治理的漂亮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