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企业良性发展,帮企业排忧解难,近年来中央、省、市相继在工业稳增长、调结构、支持企业转型等方面出台了不少惠企政策,致力于为企业降成本、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支持“双创”工作。
政策出台了,但由于有很多企业对政策缺乏及时、准确的了解,对政策的适用范围、落实程序、操作部门等不清楚,结果没有收到实效,让企业没有获得实惠。
该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打通企业发展的“任督二脉”,让各项惠企政策落到实处?近日,我市召开了政策落实进千企动员会,力求实现企业与政府的无缝对接,以政策落实和要素保障为重点,搭建政府服务平台,营造良好政策环境,真正达到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的目的。
政策惠企的“最后一公里”
据悉,今年上半年,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经济呈现平稳健康发展的基本态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2~6月份分别为6.5%、6.9%、7.3%、7.3%和7.5%,呈现逐月回稳态势。1~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增长7.4%,环比回落0.1个百分点。虽然态势平稳,但我市工业发展仍存在不少问题。
企业成本偏高、融资难、效益持续下滑等问题仍困扰我市大部分企业发展。同时,中央、省、市在工业稳增长、调结构、支持企业转型等方面陆续出台的不少惠企政策。这些政策中,恰恰包括了降成本、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支持“双创”工作等惠企政策。政策出台后,但由于政府和企业之间缺少良性互动,在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骤然降速,导致惠企政策落实不到位。
“惠企政策落实效果如何,直接检验的是各级政府的执行力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公信力。目前,首要的任务就是提高政策落实的精准性、实效性,提高政策的执行力,解决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信息不对称、企业获得感不强等问题,绝不能让已经出台的政策在那里‘睡大觉’。”副市长乔学达说,要使广大企业在应对困难时知道该用什么政策、怎么用好政策,政府部门在面对企业诉求时知道如何帮助企业理解、把握政策,使政策执行的各环节高效有力,为企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四个平台保障政策落地
9月1日上午,市政策落实进千企宣讲团来到武陟县举行集中宣讲,市政府金融办、市发改委、市科技局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分别就涉企优惠政策向与会人员进行了详细解读,并就如何运用新的融资产品、融资方式破解企业金融难题、提高企业家的资本运作能力等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赢得了企业代表的阵阵掌声。
这只是我市落实政策进千企活动的其中一幕。动员会后,我市紧锣密鼓地搭建了政策宣讲、首席服务员、督导服务、网络服务四个平台为落实惠企政策服务。
精心组织政策宣讲,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政策落实进千企的第一步就是把政策讲透。我市专门印发了《涉企优惠政策汇编》,要求各县(市)区组织相关部门成立政策宣讲团,深入开展以“送政策、解难题”为主题的宣讲活动,并规定四必讲,即市县两级重点企业必讲、每个县(市)区必讲、重点产业集聚区必讲、反映政策性问题的企业必讲。有关部门和宣讲人员要提前做足功课,不仅要把政策讲到,还要讲生动,让企业听明白;既要有政策内容,还要有一些实例和注意的细节,让企业学以致用。
落实首席服务员制度,推动首席服务员进千企。我市选派干部进入企业担任首席服务员,解决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也是建立政策宣讲、政策落实的长效机制。在市企业服务活动办建立“双百”企业首席服务员制度的基础上,各县(市)区选派服务意识强、能力素质高的领导干部作为首席服务员,采取结对联系、下派蹲点等方式,对辖区内重点企业开展贴身服务。
动员会明确要求,首席服务员要切实履行好“四到位”职责,把惠企政策送到位、企业问题收集到位、问题跟踪解决到位、走访服务到位,让企业真正感受到政府的态度和温暖。首席服务员要先把政策吃透,进到企业后能够帮助企业了解政策、使用政策;要了解企业生产经营、转型升级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对企业进行政策使用指导;要及时了解企业在运用政策中遇到的困难,对政策执行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及时向企业服务活动办公室报告,推动有关部门进行整改完善。
为强化督导服务和跟踪问效,提升政策执行力,我市专门下发了《关于开展政策落实进千企督导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工信委的5个督导组要将稳增长、调结构、保态势、惠民生工作与政策落实进千企结合起来,启动政策落实进千企集中督导工作,重点督导各地首席服务员下没下、政策宣讲团讲没讲、企业对政策懂没懂、企业问题办没办、领导层面抓没抓五个环节。
同时,开展稳增长、调结构、保态势、惠民生督导,掌握各地经济运行情况和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各督导组要在今年三季度完成一次、四季度完成一次到两次督导。各地、各有关部门不仅要制定好政策,而且要在政策落实上下功夫,结合政策落实进千企活动,组织对本地区、本部门惠企政策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和评估,建立完善政策落实督查机制,加大媒体和社会监督力度,对政策棚架、落实不力的典型案例公开曝光,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相关责任人实行问责,切实解决政策不配套、不衔接、不落地问题。
突出企业主体。在开展政策宣讲、首席服务员分包企业等工作过程中,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引导企业自觉主动地研究政策、运用好政策,积极反映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使惠企政策真正落实下来。各地各部门在制定政策时,要深入企业调研、了解企业真实想法,使我市的各项政策和服务更加贴近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含金量。
言必行,行必果。活动是否能够取得实效,就要看运用这些惠企政策解决了多少企业问题。我市将在政策落实进千企活动中,收集企业反映的困难和问题,明确问题办理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办理期限,加强跟踪督办,确保企业反映的问题及时得到有效解决。活动结束后,市企业服务办还将把各县(市)区有关部门对企业问题办理情况进行集中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