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新媒体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上周本报最受关注微新闻公布
本报新媒体助力 “污染围城”集中整治攻坚战
一路欢歌一路行
焦作地区政务微信排名
停刊不停“报” 本报新媒体陪您过中秋
秸秆禁烧 “天眼”监管
过中秋,莫让低头刷屏代替互诉衷肠
“罚款0元记0分” 是处罚更是普法
投诉无门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 年9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新媒体助力 “污染围城”集中整治攻坚战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讯(记者张冬)“森林公园南门焦煤集团鑫珠春公司工人村和嘉禾屯村之间空地上,垃圾成山、污水横流、杂草丛生的现象存在很久了。在此次整治工作中,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对垃圾清运工作进行监督,解决了这个顽疾。作为在此生活几十年的居民,我要对“污染围城”整治工作赞一个。”9月12日,@一帆风顺在本报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污染围城”整治信息的评论栏内留言。

  从9月1日起,我市拟利用一个月时间开展“污染围城”整治工作,使城区及周边路平、地净、交通顺畅,没有扬尘、污水、异味和噪声,没有马路市场,没有私搭乱建,环境卫生整洁,市容秩序井然。

  “污染围城”整治是一项让城市更加宜居宜业、让群众生活更加幸福的民生工程。为了营造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焦作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加强对此项工作的宣传力度,引导市民关心环境治理,积极参与到“污染围城”整治工作中来。

  本报新浪官方微博推出了《整治污染进行时》话题,每天推送“污染围城”整治信息,把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环境问题一一“摆”在网友面前。

  “市太极体育中心东侧的道路尘土漫天,行人犹如穿梭在一团雾中”“李万街道‘污染围城’集中整治工作全面展开”“文苑街道多措并举积极推进‘污染围城’集中整治”“第三督导组到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对‘土小’企业进行突击回头检查”“这里过去小摊贩密集、油烟呛鼻、过往行人拥挤的脏、乱现象不见了,路面整洁,墙壁粉刷一新”……在《整治污染进行时》话题里有曝光、有行动、有督导,还有成效。

  9月6日,本报新媒体小编跟随山阳区新城街道的工作人员深入一线,对整治“土小”企业的情况在本报新媒体平台进行视频直播。“地面污水横流,生产环境非常差,这样的地方生产出来的豆腐能让人放心食用吗?支持政府关停这些小作坊。”视频中,触目惊心的场景令网友十分震惊,大家纷纷留言对我市的此次开展的整治工作表示支持,对小作坊恶劣的生产环境予以谴责。

  @孙友祥815说,希望广大机动车辆驾驶人和车主从自身做起,主动对车辆进行自查,为打好焦作市机动车污染防治攻坚战贡献力量。

  @诗说天下说,我市每天大约产生800吨生活垃圾,尚未清理的建筑垃圾有500万吨,每年新增建筑垃圾200万吨,高峰期达到280万吨,而且这个数量呈现不断增长态势,“垃圾围城”现象整治正当时。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