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至14日是第19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日前,我市各级各类学校组织师生积极开展以“大力推行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主题的推广普通话宣传活动,旨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您好,请讲普通话。”9月11日上午,我市在解放路开展“推普宣传一条街”活动,市区多所中小学校学生在此大声朗读推广普通话宣传口号,并向市民发放宣传单。
当天上午,中站区、马村区、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和各县(市)也在辖区繁华地段开展推广普通话宣传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据了解,在此次活动中,全市各中小学校、幼儿园及职业学校将围绕宣传主题,结合美丽学校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比赛及普通话演讲、解说活动,以此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在市实验小学,全校上下开展了“校园文化小使者”评选活动,各年级选拔出的学生代表一边在校园内行走,一边解说校园文化,从而感悟校园文化内涵,展示校园文化魅力。
“我是校园读书小达人,我喜欢看书,书籍是我的知心朋友。”市实验小学四六班学生王少璞说。据悉,她也参加了“校园文化小使者”评选活动。“用普通话脱稿解说校园文化,其中的每一句话都要求字正腔圆。”王少璞说,“今后,我一定要注意普通话的正确发音,并告诉家人和小伙伴们都要以普通话作为沟通的方式。”
山阳区焦东路小学开展了七彩阅读活动,让优秀经典作品开启通往智慧殿堂的大门。
据了解,该校开展的七彩阅读活动,从低到高分为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每级都有相应的阅读量、有效读速、必读书目、必备古诗、推荐书目,学生达到相应的阅读量即可参加阅读考级。
“开展七彩阅读活动是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爱读书、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让学生从阅读中汲取知识,提高语言能力,为终生学习和未来生活奠定基础。”该校副校长张凤霞说。
“语言是一个民族的声音,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普通话是我们所有炎黄子孙交流思想情感的工具。”市语委办有关负责人说,“大力推行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助于提升国民语言能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本报记者 徐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