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随手走,身随步行……”9月10日上午,在市人民公园东北角的一处树林中,一位身着白色太极服的拳师在指导学员练拳。他就是国家一级散打裁判、中国武术七段、市武术名师、陈式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祁和平。
与太极拳结缘,在祁和平看来,既是偶然,也是必然。在几十年的习武生涯中,正是因为太极拳,他真正领悟了武学真谛,也使他的武术生涯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祁和平1953年出生于新乡市获嘉县的一个武术世家,外祖父宋长林是当地武术界小有名气的拳师。受其外祖父影响,6岁时,他就跟随外祖父习练少林拳和搏击。“上学期间,每年寒暑假我都跑到外公那里学外家拳。”祁和平说,正是由于外祖父的悉心教导,使他渐渐走上了武术道路。
1968年,15岁的祁和平来到我市工作。1974年,祁和平被选入市武术队,成为一名专业的武术运动员,开始接受武术散打等专业训练,代表我市参加省、市各类比赛。在参加其中一届河南省武术比赛中,祁和平遇见了全国著名武术家卜文德,他被大师高尚的武德和人品深深折服,决定拜师学艺。
祁和平回忆,当时单位每星期放一天假,他就把一个月四天假集中到一起,到郑州跟卜文德大师学拳。由于当时武术门派封闭,卜文德刚开始并不愿意教拳,祁和平就坚持每个月都去,并且帮老师打扫卫生、做饭,渐渐地卜文德被其诚心所打动,开始教授祁和平习练自己创新的八卦掌。从1975年至1978年的三年时间中,祁和平几乎每个月都去郑州跟老师学拳,系统掌握了八卦对打、八卦枪、八卦棍、八卦剑等八卦掌系统拳术,武艺突飞猛进。
尽管武艺超群,但祁和平在习武生涯中还是遇到了一件颇为尴尬的事情。有一次祁和平应邀参加一场全国武术比赛,来自天南海北的运动员都聚到一起,当听说祁和平来自太极拳之乡——焦作,大家纷纷要求他打一套太极拳。“当时我特别惭愧,作为一名来自太极故里的人,而且是武林中人,不会打太极拳,真是问心有愧。”祁和平说,从那时起,他开始决定学习太极拳。
20世纪80年代初,经人介绍,祁和平认识了太极拳名师王西安。尽管跟王西安习练太极拳,祁和平还是有些不以为然。“当时年轻气盛,觉得搏击才是武术之魂,尽管知道太极拳博大精深,但它的技击性我还是心存怀疑。”祁和平说。
王西安似乎看出了祁和平心里的疑虑,在一次练拳间隙,王西安主动提出和祁和平对练。为了验证太极拳的实战性,祁和平欣然应战。“当时我使用了散打的动作,一个箭步冲上去,使用‘跨脖摔’想把王老师摔翻,当我们的身体胶着在一起的时候,王老师右肩猛地一抖,我就被甩出了两三米远,像被电击了一样。”祁和平回忆说,他当时内心非常震撼,原来他从不看重的太极拳,居然有如此威力,在那一瞬间,他彻底改变了对太极拳的看法,专心致志学习太极拳。
1985年,祁和平正式拜入王西安门下,系统学习陈式太极拳。王西安也悉心教授祁和平太极拳理论和实战技法,使他对太极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拳技得到了质的飞跃。
在习练太极拳的过程中,祁和平又借鉴百家武术及王西安拳法的特点,结合现代人习武的习惯,对陈式太极拳的拳架和器械方面进行了一些简单的改进,拓宽太极拳习练人群范围。
如今,祁和平把更多的心思放在了太极拳的传承和发展上,他在焦作成立了神鹰武术社。“太极拳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贝,作为太极拳传人,我有责任把太极拳传承下去。”祁和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