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20时30分,天空下起了雨。此时,在马村区马村街道下马村东边的几家废品回收点,该街道的工作人员和马村区消防大队官兵正在加紧对这里堆砌的废旧物品进行分类,以便清理出可以变卖的物品。他们原本是要从18时30分干到第二天凌晨2时。显然,突然而至的大雨打乱了他们的节奏。
21时许,该区区委书记翟耀南在微信群里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后,发出“下雨了,休息下明天再干”的消息。然而他们并没有立即放下手中的活儿,而是在大约1小时后才收工。
这是该区创新方式,积极推进“污染围城”整治的一个缩影。早在本月月初,全市“污染围城”集中整治行动开始后,马村区就迅速召开北山治理转段暨“污染围城”集中整治大会,动员全区上下,集中力量,迅速行动,全面打响“污染围城”集中整治攻坚战。
马村区鉴于私搭乱建问题较多的实际情况,将整治范围进一步扩大,新增“私搭乱建”治理。同时,在全市划定的治理范围基础上,扩大至全域范围,涉及所有街道、村(社区)。
马村区成立了由区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污染围城”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6个督导组,负责对各街道区域范围内“垃圾围城”“堆料围城”“废品围城”“冶炼(土小)围城”“涂装围城”“私搭乱建”等整治情况进行督导。
为方便沟通信息,促进问题的解决,该区建立了微信群,把区委主要领导、区直单位负责同志以及参与治理的人员拉进群内。微信群通过照片、视频等形式直观展现治理进展情况,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反馈问题、解决问题,保证整治工作及时高效。
“环境治理需要‘三心二意’,三心即决心、热心、恒心,二意是顺应民意、引导民意。”翟耀南在微信群里对参与治理的干部群众提出了要求。
马村区各单位、各部门人人士气高涨,真抓实干,形成了强大的合力,有力推动了整治工作开展。待王街道直面亿祥东郡东侧10万吨堆料这个“老大难”问题,迎难而上,出动100辆渣土车昼夜不停地进行清理;安阳城街道面对十字路口私搭乱建屡禁不止的难题,下大力气开展整治,设计整体规划、拆除违章建筑等工作有序推进……该区上下众志成城,勠力同心,掀起“污染围城”集中整治工作热潮。
治理“污染围城”是民心行动,但又不能对商户造成损失。怎么办?该区负责“废品围城”督导的小组成员开会研究后决定,把商户有利用价值的废旧物品分拣出来,再找到销售的渠道。两天后,好消息传来,沁阳一家企业答应以市场价集中收购废旧钢铁,另一家企业答应收购油毛毡。有了销路,经营废品回收点的商户积极性明显提高,他们也着手加紧对废旧物品的分拣。
“污染围城”集中整治离不开群众的参与,宣传发动、营造氛围至关重要。该区一改以往教条式的标语形式,换上十分接地气的标语,大大提高了宣传教育的效果。同时,该区安排两辆宣传车走街串巷,白天不间断广播宣传,让“污染围城”集中整治的声音覆盖全区,深入人心。
截至目前,该区“垃圾围城”整治完成73处,清理垃圾13万立方米;“堆料围城”整治完成54处,清理堆料387万立方米;“冶炼(土小)围城”整治取缔企业66家;“废品围城”整治取缔企业65家;“涂装围城”整治全部完成。该区还整治私搭乱建75处,平整土地1250余平方米。①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