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加快旅游转型升级 建设国际旅游名城
中秋假期景区活动异彩纷呈 吸引近28万人次畅游焦作
完善金融体系 加快金融创新 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大干一百天 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天朗气清不是梦
严守纪律要求 带头廉洁过节
徐衣显调研环境保护工作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 年9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天朗气清不是梦
——我市强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综述
作者: 本报记者 孙国利 李 秋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怀川大地的蓝天天数越来越多,空气越发清新,在焦作市委、市政府下大力气治理大气污染的背景下,治污成效初显,大气环境质量大为改善。1月1日至9月9日,我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127天,较去年同期增加25天,PM10、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133微克/立方米、76微克/立方米,同比分别下降14.2%和15.6%。

  破釜沉舟,全力作战扭转被动局面

  土小企业一律关闭、未安装烟气监控设施企业一律停产、重点排污企业一律停产限排、重点排放行业一律限产限排、施工工地达不到“六个百分之百”一律停工、重点道路全天保湿……

  7月16日,针对焦作大气污染依然“好中较差”的不利局面,根据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精准、精细、精确”原则,我市科学制订《焦作市扭转大气污染防治被动局面作战实施方案》,实施了最严的攻坚措施。

  8月2日、8月18日,我市又先后出台了《焦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持续做好涉气重点工业企业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焦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涉气重点工业企业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细化了企业整治标准,对停产企业明确复产要求,将重点涉气工业企业实施特别排放限值延长到年底。

  7月9日以来,全市共关闭和停产企业1797家,限产限排重点企业164家,查封黑加油站(点)756家,停工工地117个,清理取缔1441个非法采矿点和矿产品经营加工点,关闭63家矿山企业。据测算,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日减排分别达51吨、51吨、72吨,累计减排2865吨、2865吨和4034吨,为扭转被动局面提供了坚强支撑。

  严防紧盯,全面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各项任务

  在落实好省定攻坚任务的基础上,我市结合实际,围绕“控污、控煤、控尘、控油、控车、控烧和应急管控”等7个方面,实施了8项攻坚措施,狠抓工业、燃煤、扬尘、挥发性有机物、机动车、秸秆焚烧、北山生态环境污染治理和重点区域集中整治。

  目前,在对全市13家企业29台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中,已完成改造6台;在对52家工业企业炉窑烟气提标治理中,已完成44家;全市1220台10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已全部完成拆改,比省定时限提前2个月;取缔无照燃料销售点201家,排查关停18家无照煤球加工点;84个工地达到“六个百分之百”要求并复工,86个工地未达到“六个百分之百”要求全部停工;查处渣土车违法4187次,劝返车辆23065辆,处罚1436起;全市1座储油库、338座加油站、18辆油罐车已全部完成油气回收治理;查封黑加油站(点)756个,共立刑事案件38起,刑事拘留46人,取保候审36人,逮捕2人,行政拘留50人,查扣无证照的成品油运输车15辆、非法售油的流动加油车13辆,收缴汽、柴油212.63吨;黄标车和老旧车公告牌证作废后办理注销业务7162辆,公告牌证作废2辆,占今年应淘汰车辆的93%;排查取缔413个非法采矿点,取缔1028个非法矿产品经营加工点,到期关闭矿山企业63个。在秸秆焚烧污染治理中,我市组建7个督查组分赴各县(市)区开展秸秆禁烧督查工作,并积极推进视频监控试点工作,明确了15个重点监控区域。其中,博爱县首批20个监控点已经投入运行,二期10个监控点正在安装;温县首批10个监控点正在安装;中站区1个、孟州市2个监控点已经投入试运行。

  此外,我市还开展重点区域集中整治,对马村万方工业区、山阳巡返工业区、解放区影视城周边、中站西部工业集聚区、沁阳市沁北工业集聚区进行了治理,并对沁阳市、博爱县、武陟县、示范区煤场开展了集中整治。目前,武陟县、示范区基本整治到位,城区范围内禁止经营性煤场存在,沁阳市、博爱县煤场未完全整治到位,但处于停产状态。

  重拳猛力,集中整治“污染围城”

  为深入贯彻落实陈润儿省长莅焦视察讲话精神,8月31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污染围城”集中整治大会,市委书记王小平出席会议并对整治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决定从9月1日起利用一个月时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污染围城”集中整治。一是开展“垃圾围城”整治,着力清除城中村、公路沿线、铁路沿线、建筑工地、拆迁工地、进出市口等重点部位积存的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做到各类垃圾按照规定统一运送指定场所处理,实现场干地净。二是开展“堆料围城”整治,做到堆料马路市场一律取缔,全部进场经营;水泥、河沙、渣石等物料规范摆放,全部覆盖;工业堆料压实、喷淋,堆场平整硬化,摆放合理规范。三是开展“废品围城”整治,做到“四个一律”,即无证营业的废品回收站,一律予以拆除取缔;主城区主次干道两侧200米以内的废品回收站,一律限期搬迁;合法经营、符合要求的废品回收户,一律规范管理;废机电品、废塑料品、废电子品等加工回收点,一律进行环境评估。四是开展“冶炼(土小)围城”整治,对城区及周边的小炼钢、小炼焦等“五小”企业,对城乡接合部、居民区附近的小皮革、小化工等无证“土小”企业,实施停产关闭,限期清除;对城中村、郊区的各类无证食品加工小作坊、餐饮店,进行取缔。五是开展“涂装围城”整治,对城乡接合部镀锌、镀漆等各类露天喷涂作业企业,进行全面规范整顿;对加工铁艺、户外机柜、不锈钢等构成有限空间的喷涂作业场所,进行规范治理;对占道露天加工金属门窗、广告架等喷漆或涂刷挥发性有害气体的加工作坊,坚决予以取缔;对有限空间、涉尘加工、喷涂作业三种场所和涉氨制冷企业进行专项整治,对无证经营或拒不整改的企业商家,坚决予以关闭。

  查漏补缺,强力开展攻坚战“回头看”

  9月3日,市政府召开了全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再推进工作会议,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衣显对“回头看”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会上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回头看”工作方案,对年初市政府下达的综合整治任务、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各项任务、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案件以及省、市督导发现问题等整改落实情况,按照网格化监管要求,开展一次全面、深入、彻底的拉网排查。

  为保障整治效果,我市还对工业源、生活源、固定燃烧源、扬尘源、流动源等大气污染源进行了再排查,全面摸清我市大气污染源数量、空间分布、行业构成、存在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管理等信息,建立大气污染源清单,进一步优化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方案,挖掘主要大气污染物减排潜力,夯实数据支撑。

  标本兼治,着力构建生态文明建设体系

  加快城市产业布局调整,从源头上控制大气污染排放。按照《焦作市治理城区工业污染实施方案》,我市将在今年年底前完成35家企业综合整治任务(搬迁企业3家、转产企业4家、治理企业28家),目前25家企业已基本完成整治,4家企业长期停产,其余6家企业正在实施。

  全面整治小、散、弱企业,大力消减污染负荷。我市对砖瓦、碳素、轻质碳酸钙等行业进行了集中整治,对所有砖瓦、碳素等企业实施停产整治,要求全部安装烟气自动监控设备,物料堆放场实行全封闭仓储,达到整治条件后方可恢复生产。目前,12家碳素企业已全部安装烟气自动监控设备,94家砖瓦企业中有48家已安装烟气自动监控设备。

  着力推进生态文明长效机制建设。在9月9日举行的焦作市环保与低碳发展研讨会上,中关村产业技术联盟促进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王伟等8位专家以“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下的绿色生态城市建设”为主题,深入分析当前环境保护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为我市环保和低碳发展深度把脉、精准问诊,帮助我市实现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为我市做好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业务必须管环保、管生产经营必须管环保;构建“定人、定责、履责、问责”的网格化责任体系;建立完善问责追责工作机制……目前,我市已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网格边界清晰、责任主体明确、目标任务具体的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监管体系,形成了部门各司其责、社会广泛参与的环境监管大格局,为焦作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数据显示,7月9日攻坚战开展以来,我市PM10浓度均值为77微克/立方米,环比下降29.4%,同比下降17.2%;PM2.5浓度均值为51微克/立方米,环比下降12.1%,同比持平;污染综合指数为4.996,同比下降5.5%。7月16日实施扭转被动局面作战以来,PM10浓度均值为71微克/立方米,环比下降36.0%,同比下降19.3%;PM2.5浓度均值为47微克/立方米,环比下降24.2%,同比持平;污染综合指数为4.799,同比下降6.2%。

  大气污染防治,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环境保护不仅是一笔“经济账”、一笔“长远账”,更是一笔“民生账”。充满民生情怀的焦作市委、市政府将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举全市之力打响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滚石上山的精神,高效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为建设“创新焦作、富裕焦作、美丽焦作、平安焦作”、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在中原崛起中更加出彩提供强有力的环境支撑。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