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以来,特别是在全省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打响之后,我市迅速行动,全面整治,重点解决城市北部山区因为长期私采滥挖造成生态破坏、大气污染的问题,PM10、PM2.5平均浓度同比明显下降,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明显增加。但是,遍布城市周边甚至城市中间的建筑、生活垃圾,煤炭、水泥等堆料,小炼钢、小炼焦等“土小”企业,各种废品收购站,露天喷涂作业点,犹如一个个毒瘤,正在悄然伤害着我们的身体,严重影响着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整治“污染围城”,刻不容缓!
8月31日,我市召开高规格的北山治理转段暨“污染围城”集中整治大会,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主要领导出席大会,专题片《“污染围城”触目惊心》令人震撼。市委书记王小平在会上提出,迅速行动起来,以必胜的信念、过硬的作风、扎实的措施,再打一场攻坚战,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形象,促进美丽焦作建设,力争焦作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工作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在全省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中作出积极贡献。此次大会吹响了向“污染围城”宣战的集结号,一场没有硝烟的攻坚战在解放区、山阳区、中站区、马村区、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以及城市沿边的博爱县、修武县、武陟县打响。
一把手亲自抓
彰显整治决心
整治长期以来形成的“污染围城”,没有坚定的决心和信心,没有强有力的领导和责任落实,在短时间内难以见到成效。在北山治理转段暨“污染围城”集中整治大会上,我市提出“一把手既要挂帅又要出征,特别是对难点、重点问题,要亲自抓”的要求,确立“通过一个多月的集中行动,使城区及周边路平、地净、交通顺畅,没有扬尘、没有污水、没有异味、没有噪声,没有马路市场,没有私搭乱建,环境卫生整洁,市容秩序井然”的目标,彰显了市委、市政府强力整治“污染围城”、改善焦作生态环境的决心和信心。
大会上,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解放区、山阳区、中站区、马村区党(工)委书记作表态发言。随后,相关县区都成立了以县区委书记为组长的集中整治“污染围城”领导小组,健全完善了县区委书记和县区长负总责、负全责,五大班子领导分包村街(社区)的责任制。
责任在肩,使命在心。9月5日,王小平到中站区检查指导“污染围城”集中整治工作。9月10日,王小平又带领市五大班子领导,深入四城区和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调研“污染围城”集中整治工作。9月2日上午,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衣显带领市直相关部门和各城区负责同志,对我市“污染围城”集中整治工作进行实地检查。市委副书记姜继鼎经常明察暗访,对“污染围城”集中整治工作进行督导。相关县区都积极履行主体责任,抓住城乡沿山、沿河、沿桥、沿路以及进出市口等范围内的重点区域,组织各乡镇(街道)和执法部门,拉网排查、突出重点、整体推进,集中时间、集中力量清除“污染围城”,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攻坚战打响,我市各级领导干部按照“不比总量比增速,不比过去比今后,不比豪言比实干”的工作理念,发扬“少说多做,说了算、定了干,再大困难也不变”的工作作风,不等不靠,积极融入,集中整治“污染围城”。
建立问题台账
实行综合施治
摸清底数是集中整治的前提。市里动员会召开后,相关县区及时作出部署,采取建立组织、会议动员、制订方案、广泛宣传、建立台账等措施,全面开展“污染围城”集中整治工作。
经排查,市区共有建筑、生活垃圾625处,约302万立方米;相关县区共排查并列入台账废品回收企业480家,其中相关城区有475家;建立“冶炼围城”整治台账的“土小”企业有179家;建立整治台账的无证食品加工小作坊有81家、无证小餐饮店有101家;“堆料围城”治理任务306项;“涂装围城”整治排查上报各类涂装单位、企业288家。
治理“污染围城”是民心行动,但又不能给商户造成损失。怎么办?马村区负责“废品围城”督导的小组成员开会研究后决定,把商户有利用价值的废旧物品分拣出来,再找到销售的渠道。两天后,好消息传来,沁阳一家企业答应以市场价集中收购废旧钢铁,另一家企业答应收购油毛毡。有了销路,经营废品回收点的商户积极性明显提高,他们也积极参加对废旧物品的分拣。
“土小”企业治理是此次“污染围城”治理工作的重点,关停“土小”企业将使这些企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部分企业负责人出现抵触情绪。为了让辖区内的13家“土小”企业尽快拆除,市中医院驻山阳区中星街道李河村第一书记王斗私吃住都在村里,每天早上8时就开始到辖区“土小”企业走访动员。有一家“土小”企业的负责人表示拆除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企业无力负担,所以没办法拆除。王斗私当即表示愿意自掏腰包,雇用工人帮助该企业进行拆除。该企业负责人终于被王斗私的真情打动了,答应了王斗私的要求,并自己找来工人对设备进行拆除。
解放区采取得力措施,加大工作力度,集中整治工作进展顺利。该区“垃圾围城”台账问题共89个,截至9月17日已解决55个;“堆料围城”台账问题共51个,已解决50个,清理完成比例达98%;“废品围城”台账问题共111个,已解决111个,完成比例达100%;“冶炼(土小)围城”台账问题共25个,已全部解决;“涂装围城”工作任务共87家,按照市定要求全面停业整改,已整改到位87家,完成比例达100%。
截至9月17日,四城区及示范区共计清理垃圾113.3万立方米,占垃圾清理总量的37.5%。“堆料围城”集中整治中,相关县区的360项任务,已完成321项,已完成89%。共计完成“废品围城”清理整治479家,占整治任务的99.8%。共督导检查了105家“土小”企业,占台账总数的59%,目前无证食品加工作坊和小餐饮店都处于关停整治状态。小食品加工作坊完成整治81家,占总任务的100%,小餐饮店完成整治85家,占总任务的84%。完成“涂装围城”整治281家,占整治任务的98%,大部分涂装单位已做到场干地净、设备拆除。
强化督导检查 完善长效机制
为进一步推进“污染围城”集中整治工作,市“污染围城”集中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了30名县级后备干部组成5个督导组,按照市委、市政府对“污染围城”集中整治工作进度进行一周一汇总、一排名、一奖惩的要求,深入整治一线开展现场排查和不间断督导,排名结果在新闻媒体上予以公布。
集中整治是手段,巩固整治成果、完善长效管理机制是关键。解放区提出了“整治改造一片、完善提高一片、长效巩固一片”的思路,对集中清理清运垃圾的闲置场地,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实施美化、硬化、亮化、实用化的升级改造工程。焦北街道幸福街社区清理了一处500平方米的垃圾积存地后,积极与区有关部门联系,在清理出的空地上安装健身器材,建成居民健身休闲娱乐的场所。在“废品围城”整治中,上白作街道上白作村10个废品回收点清理取缔后,该区“废品围城”专项整治督导组利用现有的厂房资源,提出了转型发展商务物流新兴产业的设想,得到了商户的积极响应。
中站区把此次“污染围城”集中整治作为城乡环境卫生大整治、大提升的重要机遇,健全完善长效机制,推动“污染围城”整治常态化、规范化。该区计划投入资金900万元,新建垃圾中转站17个,购买垃圾车4辆、铲车5辆、吸粪车4辆、电动三轮车90辆、垃圾桶2000个,全面改善城乡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强化垃圾源头治理,对居民生活垃圾、企业生产垃圾、商业食堂垃圾、拆迁建筑垃圾,逐家签订合同,实现统一收集、统一清运、统一管理、统一处理;规划建设大型生活垃圾二次转运压缩场、工业企业固定废料消纳处理场、废旧物品专业收购市场,实现划行归市、规范管理。
针对流动商贩灵活性强、容易回潮的特性,山阳区东方红街道在广场东巷安装人车分行隔离栏杆,避免人车拥挤,还路于民。同时,该街道派专人对广场东巷实行定时清扫,确保路面干净整洁;安装监控摄像头,实时对路段进行监控,发现违章行为及时劝阻。
示范区抽调10人成立夜间巡查队,全天24小时不间断巡查,并安排专人对13个易乱倒垃圾点进行专项巡查;抽调12人在垃圾处理厂全天24小时值班,对进出车辆进行验票、疏导,在出入口铺设降尘布,安排铲车进行推平作业、雾炮车进行降尘作业;安排环卫工人和机扫车辆对已经清理结束的垃圾点进行收尾,杜绝垃圾遗留,并安排机扫车、洒水车对清运路线进行不间断机扫、洒水作业。
环境形象是我市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和旅游业发展的一张重要名片。坐拥蓝天白云的环境、呼吸清新洁净的空气是广大市民热切的期盼。向“污染围城”宣战的号角已经吹响,只要我们坚定“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的理念,我们相信,“美丽焦作”将不再是一种奢望,生态环境跻身全省“第一方阵”的目标一定能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