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婧 实习生周唐)中秋节假期过后,许多市民发现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两侧原来的垃圾山不见了。“那么多垃圾,短时间内被清运完毕,有关部门也是用了洪荒之力,值得点赞。”9月19日上午,到市行政服务中心办事的市民张秋芳对记者说。
清除城中村、主次干道沿线等重点部位积存的建筑垃圾、生活垃圾,是我市“垃圾围城”专项整治的重点。据了解,为整治“污染围城”,营造整洁优美的人居环境,市委、市政府部署从9月起开展“垃圾围城”“堆料围城”“废品围城”“冶炼(土小)围城”“涂装围城”集中整治工作。
在“污染围城”集中整治中,市城管局主要负责“垃圾围城”治理。自8月31日市“污染围城”集中整治大会召开以来,该局会同四城区及示范区和相关部门对“垃圾围城”整治任务进行了细致分解,目前统计在册的建筑、生活垃圾共625处,约302万立方米,其中建筑垃圾557处,约294万立方米,超过10万立方米的大垃圾堆有5处,约81万立方米;生活垃圾68处,约8万立方米。从摸底情况看,“污染围城”集中整治中“垃圾围城”的整治任务最重。
为规范垃圾清运,该局制订了规范清运标准,指导各城区、相关县市将建筑垃圾和渣土分别运送到规划指定的消纳场进行处置,防止出现垃圾“搬家”等问题。该局还特别强调统一使用拥有特许经营资质的运输车辆作业,减少沿途抛撒滴漏现象,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建筑工地和垃圾处置场出入口扬尘污染。
为有效推动整治工作开展,我市组成督导组,每天对各城区、相关县市的垃圾清运工作进度进行统计,按照一周一汇总、一排名、一奖惩要求,对前两名给予奖励,对最后一名进行约谈。
整治工作中,各城区、相关县市都做到了广泛宣传、层层动员,明确分工、突出重点,集中时间、集中力量突击清运垃圾,完成了垃圾清运任务。截至昨日,四城区及示范区共计清运垃圾241万立方米。
在昨日召开的“污染围城”集中整治工作通报会上,我市对在“垃圾围城”集中整治工作中行动迅速、工作力度大、完成任务好的山阳区和解放区进行了表彰,对清运量少、进度慢、工作缺乏连续性的中站区进行了约谈,希望受到表彰的城区再接再厉,全力以赴打赢“垃圾围城”整治攻坚战,要求进度不快、质量不高、要求不严的城区克难攻坚、迎头赶上,争取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取得好的成绩,为我市“污染围城”集中整治工作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