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连日来,按照市、区“污染围城”相关工作要求,山阳区中星街道对照台账,明确责任,广大党员干部日夜坚守在治理工作一线,目前已出动宣传车辆1辆,悬挂横幅66条,张贴标语230条,清理垃圾6.6万立方米,清理堆料22处,取缔废品收购站23家,整治“土小”企业27家,整治“涂装围城”企业8家,治理“污染围城”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该街道实行领导班子成员包村、党员干部包具体工作任务的网格化管理制度,建立“5+2”“白+黑”工作机制,日夜坚守工作岗位,勤督导、赶进度,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制定“垃圾围城”“堆料围城”等专项工作台账5个,明确工作任务、责任人、治理标准、销号时限等,逐项梳理、逐条落实;坚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通过入户宣传、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等形式,大力宣传“污染围城”集中整治活动,努力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同时,该街道成立5个工作联络组,每个工作组由一名科级干部任组长,分包负责一项“污染围城”治理任务的协调指导、整治推进、监督检查工作。该街道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坚持每周5天晚上召开工作例会,听取包村组长、村干部的工作汇报,分包该街道工作的县级干部及时总结经验,解决难题,制定推进措施。 (王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