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都市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接到举报即行动
我市开展双节市场价格大检查
我国县级地区普遍建立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机构
广泛参与抓整治
中年适度运动 有助预防老年记忆障碍
美城
我的律师代理费 可以退吗
焦作日报天天读
梁世钧:致富不忘众乡邻
在境外使用双币种卡 可以享受银联优惠吗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 年9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梁世钧:致富不忘众乡邻

作者:本报记者 原文钊 本报通讯员 邓晓芳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顾培利 作
 
   

  沁阳市王曲乡西王曲村的梁世钧是一名退休工人。退休后,他不愿享清闲,通过养鸡成为当地有名的致富大户。“从简易的家庭养殖,发展到现在的焦作市三星级动物防疫达标养殖场,我的成功秘诀就是勤劳致富。”日前,在梁世钧一手创办的王曲乡种鸡场内,这位今年已82岁的老人自豪地对记者说。

  1951年,17岁的梁世钧只身离开家乡,到山西省太原市工作,一干就是20多年。1976年,42岁的梁世钧怀着对家乡的思念,毅然辞职,在我市一家交通运输公司找到一份工作,一直干到退休。

  “刚开始养鸡时,我卖掉了家里的电视机,又向姐姐借了一部分钱,然后用七拼八凑的700元钱买回了第一批鸡苗。”谈起刚开始养鸡时的情景,梁世钧老人记忆犹新。那时候,由于条件有限,他把自家的院子改造成养鸡场。但是,由于不懂养殖技术,他第一次尝到了失败的滋味。为了把养殖事业搞下去,梁世钧四处求学、取经,多次到我市各大养殖场学习科学防疫技术,为他日后大力发展种鸡养殖奠定了技术基础。

  “科学的养殖管理是成功的关键。”梁世钧说。有了第一次养殖失败的教训以及四处学到的养殖技术,梁世钧更加自信了。经过精心饲养,他所养殖的鸡苗开始得到周边市场的青睐,养殖规模也从最初的1000余只发展到3000余只。

  初次获得成功后,梁世钧发展养殖业的劲头更足了。随后,他又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在村里买下10余亩土地,招募近20名工人,办起了养殖技术和养殖条件更加成熟的专业种鸡养殖场。凭着辛勤劳动和科学养殖,梁世钧的种鸡养殖场越办越好,每年纯收入平均可达20万元。

  看到了效益的附近群众,纷纷向梁世钧咨询养殖方面的问题,讨教养鸡挣钱的秘诀。对此,梁世钧从不推托,每次都毫无保留地提供技术支持和市场信息。同时,他还经常为家庭困难的群众免费提供鸡苗,先后带动村里20多户家庭走上养殖致富的道路。

  随后,梁世钧又根据市场形势,尝试养殖蛋鸡,目前蛋鸡养殖规模已达1万只。如今,年过八旬的他把养鸡场交给了儿子梁国庆打理,并一再叮嘱儿子,遇到上门请教养殖技术的群众,一定要热情接待、全力支持。

  富裕起来的梁世钧,在家里也没闲着,又把精力放在了乡村公益事业上。这些年,村里的退休教师梁发太忙着编纂村志,他主动送去1000元资助;村里修路,安装路灯,他又捐出5000元……

  “我对现在的生活非常满意!说实话,人活在世上一辈子,就得干点对社会、对家乡有意义的事情。”梁世钧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