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张爱琴,1987年参加工作,在博爱县供电公司电能计量中心当电能表校验员,那年我17岁。现在,我是博爱县供电公司电能计量中心校验班班长,带着10个姐妹为全县电能表把关。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什么也不懂,全靠师傅王明忠带着我。师傅经常教育我:计量工作在电力行业是杆秤,做工作要像做人一样,一定要公平公正、问心无愧。当时的我好像明白点什么,但又看不透彻,直到我当了师傅。
1994年,部门发生人事变动,师傅和几个老人员都调走了,参加工作7年的我一下成了“老员工”,单位把计量中心内勤班培养和教育新人的任务交给了我。从此,我成了班里人员口中的师傅,一当就是22年。刚带徒弟的时候,我又怕又紧张,一方面是计量工作太重要、责任太大,另一方面是许多员工年龄比我大,我担心不好管。但事实并非如此,大家在工作中都很虚心,对我也很尊重,这让我提着的心总算落了地。有一次,有个用户来校表,说电表不用电时也走字,我很肯定地说:电流线圈烧了。大家都不信,我现场把表打开,一看和我判断的一点不差,从此以后大家更加佩服我了,这让年轻的我多少有些得意。
师带徒,徒弟要有耐心,师傅更需要耐心。电能表修理和校验都是技术活,也是枯燥乏味的工作。想学会修理和校验表,得先从拆卸表开始,把一块表大卸八块,再重新组装,需要耐心和技术,修理时大到动锤,小到用手都捏不住的小螺丝,没反复练习根本做不到。讲解中,我不厌其烦地手把手教,严格按照规程教大家调表。为使大家记得牢,我使出平生所学,将理论融于实践当中,自己不懂的就晚上下班查书或请教自己的师傅。
2006年,我被单位任命为校验班班长,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干校验工作的都是女同志,她们不仅要工作,还要担负起相夫教子的责任,工作中难免会有牢骚情绪。我作为师傅,不仅要教大家技术,还要经常关心大家的思想动态,鼓励他们苦中作乐。我积极组织大家参加公司组织的文体活动,把大家当姐妹,定期唠唠家常。我的平易近人使大家都愿意敞开心扉接纳我,愿意和我说知心话,不仅班组里面的气氛更加和谐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
2016年,博爱县智能电表换装工作全面开始,计量中心检验班担负了11.7万余块表的校验工作。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10名柔弱的小女人一个个变成了“女汉子”,加班加点、早出晚归成了家常便饭。无论是双休日还是节假日,只要接到电表到货的电话,她们就纷纷放下家里活赶到单位,卸货、验货、入库、校验,没日没夜,经常回家时已是满天星斗。看着她们,我既心疼又骄傲,她们终于成长起来,可以独当一面了。
不知不觉已经干了29年,从电工台到智能台、从徒弟到师傅、从满头青丝到渐生华发,我为自己能够成为一名师傅而骄傲,我为自己是一名电力工人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