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作/综合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以“活动+”推动“两学一做”扎实开展
图片新闻
工业强市,号角嘹亮
牢记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
法律应对“开车玩手机”亮剑
校长拒为女儿择名校
“好人好报”不必以奖金量化
购买笔记本电脑不算贫困生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 年9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牢记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
——记孟州市赵和镇中临泉村老党员赵景臣
作者: 本报记者 原文钊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主人公座右铭
 
   

  9月14日,记者在孟州市赵和镇中临泉村老党员赵景臣家中看到,这位多年来一直热心公益事业和帮助贫困群众的老党员,却住在30多年前盖的房子里,过着省吃俭用的生活。

  “作为一名老党员,不能光想着自己家的事,要始终把群众的事摆在前面,想群众所想、忧群众所忧!”今年84岁的赵景臣精神矍铄,思维敏捷。他说,他是一名受党教育60多年的老党员,牢记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他分内的事。

  1992年,退休后的赵景臣回到家乡生活,他发现村里及周边许多村的黑板报利用率不高,没有真正起到宣传党的好政策和致富信息的作用。赵景臣想,自己受党教育多年,在乡亲们眼中也算是个文化人,应该力所能及地为大家办点实事。于是,他义务承担起为村里办黑板报的任务。

  “干这活儿于私可以锻炼身体,为公能宣传党的政策,可谓一举两得。我这一干就是24年,哪里需要党的声音,我就把黑板报办到哪里!”赵景臣说。他办黑板报得到了镇里、村里干部的支持,大家都鼓励他将这项工作一直干下去。

  赵景臣办黑板报完全可以用“痴迷”二字来形容,他不仅在本村办,还经常拉着板车,载着梯子、凳子到沁阳、济源等地农村去办。2011年冬天,赵景臣来到济源市一个村子里,在该村的一块黑板上办起了板报。由于不认识赵景臣,该村一名村干部对赵景臣的行为进行制止。“我虽然不是你们村的人,但是我宣传的是党的政策,你凭啥制止我?如果你不相信我,那就等我写好以后,你看看内容再决定擦不擦掉?”赵景臣说。由于同那名村干部说不通,赵景臣把状告到了当地镇政府,该镇的党委书记不但赞扬他的做法,而且当即表示随时欢迎他来辖区各个村办黑板报。

  除了义务办黑板报,赵景臣还想方设法帮助村里有困难的群众,只要乡亲们向他求助,他都会慷慨解囊。村里一名青年跑运输缺资金,他资助1万元;村里修路他拿出2000元;村里建文化大院他拿出3000元……20多年来,赵景臣仅捐助村里公益事业和帮助困难户的钱累计已达15万元。

  为了帮助更多的困难户,赵景臣有时间就四处捡蝉壳、拾酸枣,将卖的钱全部捐给村里的公益事业和帮助困难户。对于赵景臣的做法,许多人不理解,有人劝他不要再操劳了。但是,赵景臣不为所动,依然坚持自己的做法。“这些年,赵景臣每年都坚持缴1000元特殊党费,这都是他一点点积攒起来的,他和家人却始终过着省吃俭用的生活。”中临泉村一名村干部说。

  “我是在党的教育和培养下成长起来的,虽然退休了,但是一刻也没有忘记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我要把党的关怀送到每一个困难群众家里,让困难群众感受到党的温暖。”赵景臣说。

  记者手记

  在采访赵景臣的过程中,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党培养了我,我要报党恩”。记者从中深深地感受到一位有着6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对党和人民的忠诚,这种忠诚不是喊口号喊出来的,而是几十年如一日做出来的。他乐观的生活态度、坚定的信念、无私的奉献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赵景臣不仅乐于助人,而且还勇于同不良社会风气作斗争。多年来,只要遇到有损群众利益的事情,他都会勇敢地站出来制止,从没有因遭到恐吓、威胁而退缩。用赵景臣自己的话说,他是一个有“后台”的人,他的“后台”就是党纪国法。

  这就是赵景臣,一位艰苦朴素、生命不息、奉献不止的老党员,对他来说,党员是至高无上的荣誉,是比泰山还重的责任。①6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