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王丹凤
作为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煤炭企业的人力成本比重始终居高不下,人员众多、效率低下已成为一个顽疾。宝雨山矿在今年4月份实施契约化经营之初,就把人力资源调整作为重中之重,下决心解决人员富余的难题,不断推动企业向着精干高效的目标前进。
党龙跃是宝雨山矿福利科科长,除了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外,每周他都要到澡堂或者洗衣房顶岗作业两次,科里其他5名管理人员也都要到不同的岗位顶岗作业。据了解,让所有的管理人员“动”起来,进行常态化的轮岗或顶岗作业,已经成为该矿人力资源调整的一个亮点。
每天早上,由机关女工组成的清洁小组开始清扫矿区道路和工业广场,而这项工作以前都是由福利科聘用的7名临时工承担的。实施契约化经营后,该矿将负责打扫矿区道路的临时工辞退,由机关女工义务打扫,每月可节约资金5600元。该矿每月还从机关各科室抽调20余名管理人员,到机电队地面筛选系统顶岗开皮带机,解决了该矿地面运输系统缺员的难题。除了机关管理人员顶岗作业外,该矿生产区队的管理人员也要顶岗作业,同时取消辅助区队的专职“双基”员、培训员,由副队长、技术员兼职,既避免出现人浮于事的现象,又减少了非生产性人员。
为实现精干高效的目标,该矿还根据开拓掘进量大幅减少的实际,撤销开拓队和掘进一队,将人员分流到两个采煤队和掘进二队。两个队撤销后的管理人员则根据工作需要,分别安置到采煤一队、掘进二队、机运队、运输队、调度室和安监科等部门,保留职级,干什么岗位拿什么工资。董万清原来是开拓队队长,被分流到调度室后,工作依然兢兢业业,每日带领机关人员对料场上堆积多年的废料进行清理,经过两个月的努力,堆积如山的料场一角已清理干净。采访中他告诉笔者:“我就是个干活的,实施契约化经营后,矿井就是我们自己的家,干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今天为自己的家奉献了没有。”
为解决机关或辅助区队人员富余的难题,该矿在实施轮岗、顶岗作业的基础上,还出台了《宝雨山矿停薪留职管理办法》《宝雨山矿放假待岗管理办法》,对机关科室及区队的富余管理人员,本着自愿原则实行放假待岗;对井下辅助单位的富余人员,本着志愿原则实行停薪留职,井下采掘单位、机运队、机电队原则上不办理此类手续,这样既留住了井下一线、二线人员,又避免了关键岗位关键人员的流失。赵蒙莲是该矿政工科员工,这两项制度出台后,她申请停薪留职到老家自主创业,租借一间屋子做起了小本生意,经营得有声有色。她告诉笔者:“作为年轻人,我很早就想出去看看,可又怕丢了铁饭碗,停薪留职政策的实施给我腾出了两年的时间,让我放心走出矿山,看看外边的世界,还能陪在孩子的身边,真的很好。”
据笔者了解,经过采取一系列人力资源调整措施,该矿在岗人员由今年年初的1580人减少到现在的986人。该矿人力资源科科长秦宪聪说:“实行契约化经营后,通过瘦身减员,人均效率大幅提高,人均收入也有所提高,每月同比增加收入300~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