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堡垒工程
举办新当选农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培训班,对新当选的1800余名村两委会干部、6000余名农村党员进行轮训;按照“一村一策”“一村一队”原则,县级干部挂点、选派工作组,对71个软弱涣散村进行帮扶整顿;出台《武陟县明星(优秀)农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评选办法》和《农村干部考核评价办法》,推行一述一评一考制度,引入绩效考评机制。
实施阵地工程
新建和修缮115个村级办公场所,分类建成了75个“示范型”、226个“标准型”、46个“基本型”村级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实现了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全覆盖;对347个村街远程教育站点进行改造升级,开展“智慧党建”试点建设。
实施慈善工程
构建了“县有慈善协会、乡有慈善分会、村有慈善工作站”的民生防护网,举办慈善募捐活动,累计吸纳社会捐助资金3590万元;积极探索“政府补贴+社会捐助+慈善帮扶+个人参与”的农村养老新模式,加快推进“慈善+养老”的村级慈善幸福院建设,武陟县已建成村级慈善幸福院103所,入驻老人3300多名;慈善幸福院组织发起的“孝亲敬老慈善饺子大餐”活动,成为武陟县的孝心大课堂,500多支志愿者服务队和义工团队3万余人,活跃在慈善敬老第一线,孝老、爱老、敬老之风蓬勃兴起。
实施文化工程
在全县农村建设文化广场227个、文艺演出舞台101个,绘制文化长廊4.8万平方米,广播村村通工程已安装212个村;选配86名有一定特长的“五老”人员担任文化管理员、“农民文化超市”专职管理员,举办广场舞指导员培训班,为农村培训舞蹈文艺骨干500多人;连续举办三届全县“美丽乡村广场舞大赛”,拥有广场舞队伍560支、戏迷活动点120个、各类文化活动小组1000个;广泛开展文明村、文明家庭、道德模范、“十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举办道德讲堂485场,评选出200多名道德模范,为576户“十星级文明户”挂牌定星。
实施平安工程
建立县、乡、村三级矛调平台,投资1200万元新建了县级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组建50人的调解人才专家库,负责来县上访问题的解决;15个乡镇(街道)全部建立了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整合综治办、群工站、信访办、司法所等部门力量和专职调解员进驻中心,负责化解辖区内的信访问题;建立319个村级矛盾调处工作室和群众工作站,选聘1132名老党员、老教师、老干部等“五老人员”担任调解员;在农村开展平安大讲堂法制教育活动,受教育群众达20多万人次;开展干警分包项目、干警联村、送法下乡、巡回法庭等活动,建立村级巡逻队伍,组织警力对全县347个村街进行集中走访,整治治安重点村和信访问题突出村;全县共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663起,化解637起,防止群体性事件23起,防止民转刑案件47起,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
实施清廉工程
分县级干部、乡镇和县直单位一把手、领导干部家属、财务人员、机关干部、农村干部等6个层次集中开展廉政教育;探索构建了以“清单化明责、链条化传责、网络化督责”为主要措施的“6+10”责任体系,即建立从乡镇党政一把手到农村干部和报账员6个层级,包括乡镇主要领导、包村干部、基层站所工作人员、村街支部书记等10类人员的立体监督网络和责任传导机制;制定了农村“小微权力”清单及运行流程,让农村干部权力有了明确的“边界”,有权不能任性,滥权要追究。
(本版文图由武陟县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