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村区把加快转型发展作为解决发展中一切矛盾和问题的关键,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加快发展速度。
加快产业转型。突出做大总量,积极盘活存量,全面优化结构,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促进三个产业协调发展、融合发展、高效发展。做大做强新型工业。对接服务好焦作万方、焦煤集团、健康元等大型集团,支持企业发展壮大,发挥龙头引领作用,带动延伸工业产业链条,推动企业集聚发展。加快铝精深加工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两大工业体系建设,打造100亿级铝精深加工装备制造、50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建成国内最具竞争力的抗生素中间体及原材料药生产基地。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创建全省3星级产业集聚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以鸿运国际商城为龙头,吸引一批相关联的服务业项目入驻,加快发展高端商贸、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物联网等新业态,打造引领全市、辐射全省、影响全国的焦东现代商贸城,推动全区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加快特色商业区建设,争创全省“十快”特色商业区。加快推进文化园区规划建设,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积极推进文化旅游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注重农业生产与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以昌盛日电光伏农业综合体和中利腾晖光伏农业项目为载体,加快土地流转,提升农业综合生产条件,建设集高效农业种植、光伏发电和农产品深加工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园区。大力发展旅游观光、现代高效农业,在沿山和云台大道、南水北调总干渠、林邓线两侧,集中连片建设一批集采摘、体验、观光、餐饮、休闲为一体的都市型农业园区,推进农业向具有生产、生态、休闲、观光功能的现代农业转型。
统筹城乡发展。突出规划引领,坚持城乡统筹、规划先行,健全完善城乡规划编制体系,加强各类规划衔接统一,使规划更具前瞻性、科学性、指导性,促进城乡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方面相互融合、共同发展。完善城乡基础,大力实施城乡基础设施提升计划,加快推进东海大道、省道307、省道安李线、建设路东延、解放路东延等道路工程,全面改造提升县、乡、村三级公路,构建区、办、村三级对外“大联通”、周边“大循环”、内部“互联互通”的城乡道路网络。加快污水、供水、供气、供热管网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尽快实现中心城区供暖、供气全覆盖。提升城市功能,以增强凝聚能力、提升服务功能为重点,加大商住房开发力度,实施城市亮化、绿化、美化工程,加快中心城区提档升级。引导城区范围内的企业向产业集聚区搬迁,加大城中村改造力度,优化城区空间布局。在特色商业区、产业集聚区范围内,规划建设学校、金融、物流、信息、写字楼等公共配套设施,实现产业发展和城市发展协调互补、有机融合。建设“美丽乡村”,加快实施农村畅通工程、净化工程、绿化工程、亮化工程和文化工程,以点带面,示范引领,整体推进。到2020年,100%的行政村建成省级达标村,80%以上的行政村建成省级示范村,超标完成省定任务。统一城乡管理。结合区情,创新城乡管理一体化机制,加大城乡综合治理力度,不断提高城乡一体化管理水平。
强化科技创新。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聚集,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科技创新格局。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和科技“小巨人”成长计划,打造一批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型企业。以骨干企业、科技型企业为重点,引导企业建设高层次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工程)实验室,提升企业科技研发能力。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通过技术转让、共同开发等形式,加强对产业关键技术的引进和合作。引导企业大力引进创新技术人才和高层次管理人才,提升研发能力和管理水平。扩大政校企合作效果。深入推进“政校企、产学研”合作,进一步加强与河南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联系,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技术优势,不断扩大合作范围,提升合作效益,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到“十三五”末,全区所有规模以上企业要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建立长期科技合作关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扶持投入机制,加大技术创新类项目资金的争取力度,用足用好各类专项扶持资金。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技术研发、平台建设,淘汰落后产能。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引导社会资本、各类人才,投身于新兴产业发展,激发社会大众创新活力。
推进改革开放。全面深化改革,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项改革,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各项顶层设计,大胆先行先试,突出抓好经济体制改革、党风廉政建设制度改革、司法和社会体制改革等方面的改革任务,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强化管理、激发活力的体制机制。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建立权责清单,进一步清理和规范审批事项,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行政府购买服务,提升服务型政府建设水平。持续开放招商,把扩大开放、强化招商作为借力发展、带动全局的重要举措,完善落实招商引资各项工作机制,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合作格局。支持焦作万方、焦煤集团、健康元、鸿运集团、旺力集团等驻地企业,新上项目,发展壮大。围绕铝精深加工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现代农业等重点产业,坚持产业招商、以商招商、精准招商,加大对重点地区、大企业、大集团和行业领军企业交流对接力度,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层次高、发展前景好的大项目、好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