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核心提示
总体思路
蓝图绘就 扬帆起航
城市名片
硕果累累 亮点频闪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 年9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展望未来五年
蓝图绘就 扬帆起航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实现路径 ………………………………

  (一)龙头带动是产业强县的第一要义。要始终围绕龙头谋篇布局,努力实现“培育一个龙头、带动一个产业”的“雁阵效应”。

  1.发挥云台山龙头优势,做强做精旅游产业。深化云台山旅游资源整体开发,力争通过五年的努力,使云台山成为全国AAAAA级景区的管理样板、自然山水景区转型升级发展的典范。

  2.发挥无锡灵山集团龙头优势,做强做精太极文化产业。实施无锡灵山集团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建设世界道家论坛永久会址,打造世界知名道家太极文化圣地。建设一批精品太极文化项目,打造太极文化体验之旅,努力建设河南文化旅游地标。

  3.发挥台湾农民创业园龙头优势,做强做精民宿旅游。加快台创园生态农业体验区建设,打造连片旅游景观带促进景城融合。规划一斗水禅修村落、云台人家客栈等精品云宿项目,加快形成特色各异、优势互补的民宿旅游体系。

  4.发挥院士经济品牌龙头优势,做强做精大健康产业。加强与国内外一流的医疗、保健、养生、中医药科研院校等机构合作,打造河南大健康产业的科技成果孵化中心和研发人员集聚地。持续跟进五名院士牵头项目,力争引进全球顶尖和稀缺的医疗资源,建设集聚全国领先资源的医疗基地。

  5.发挥金水·修武电子工业小镇龙头优势,做强做精先进制造业。加强与郑州市金水区、航空港区产业对接,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打造郑州金水区电子信息的“飞地”园区、郑州航空港实验区配套产业基地。

  (二)产业集群是产业强县的核心支撑。围绕三次产业布局和现有产业基础,着力培育四大超百亿元产业集群。

  1.大健康产业集群:做大健康医疗,大力发展“健康+”,实现健康服务与旅游、文化、体育等一体化发展,尽快建成云台山独有品牌的大健康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2.先进制造业集群:吸引优盛医疗电子等健康设备企业以及隐形冠军企业在修武布局,打造医疗器械生产基地。大力发展工业机器人本体研发生产,加快推进光电产业园、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建设。

  3.特色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围绕28个文化旅游项目,规划旅游产业集聚区,进一步构建完善全域旅游格局。加快实施无锡灵山集团文化旅游综合体,打造独具优势的太极文化体验。大力推进当阳峪绞胎瓷文化产业园、七贤文化古镇等项目,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4.农业休闲观光产业集群:加快同根源生态度假区、陆台生态农业观光园、牡丹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引入通航旅游运营公司开发通航观光休闲、运动体验与赛事活动等业态,重点培育伊赛、大用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打造一斗水村极致隐世体验区。

  (三)新型城镇化是产业强县的根本动力。围绕景城融合完善城市功能,打造焦作的“会客厅”、郑州的“后花园”。

  1.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快产业集聚区南片区和西片区建设,积极争创二星级产业集聚区,启动热电产业园、中铝企业转型示范园建设,形成与产业集聚区南北互动、产业互补的良好态势。

  2.加快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建设。宁城新区、特色商业区实施统一规划、整体开发。重点推进七贤镇韩庄村美丽乡村试点、郇封镇大纸坊村新型社区建设,努力为全国推进新型城镇化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修武经验”。

  3.加快老城改造升级。加快推进老城区项目建设,保护性开发胜果寺、城隍庙等景观节点及周边区域,推动基础设施升级改造。

  (四)招商引资是产业强县的关键举措。把招商引资贯穿于产业强县的全过程,以重大招商举措带动落实重大战略布局,增强发展后劲。

  1.突出专业化推进。把打造产业型领导班子,培养专业化干部队伍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保障,依托产业攻坚小组,广泛搜集、认真研究成功案例,建立公共知识数据库;探索产业发展隐蔽规律,设立“印象笔记”知识管理系统,完善招商引资“思维导图”。

  2.加强内引外联。打造河南省内跨行政区域协作的示范园区——郑州修武大健康制造业合作园区,力争纳入中国(河南)自贸试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施体系。开启中关村资源对接,推动高质量的产业项目落户修武健康硅谷和未来工厂。对内深入挖掘企业潜力,全力推动企业引进战略投资者。

  3.完善服务保障。完善企业服务机制,大力实施企业家“暖心工程”,成立“产业发展基金”,为产业发展提供融资支持。

  (五)改革创新是产业强县的环境保障。持续聚集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障碍,不断培育发展新动力和新优势。

  1.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全面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完善联系服务企业机制,努力实现项目审批时间全市最短、全省领先。

  2.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加快政府投融资平台改革创新,扩大PPP模式应用领域,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扶持云台山、圣昊等企业上市,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直接融资。

  3.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扎实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和居住证制度“双落地”,加大农民转移就业培训力度,不断提升农民工转化为市民的能力。

  4.深化其他社会领域改革。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拓宽群众参政议政渠道,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和治理能力创新。

  (六)民生福祉是产业强县的全部目的。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让群众享有更多的获得感。

  1.强力推进脱贫攻坚。扎实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县财政每年列支预算1000万元用于支持扶贫,积极探索社会化扶贫新模式,确保脱贫任务如期完成。

  2.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持续加大民生投入,重点解决困难家庭和零就业家庭就业难题,进一步优化城乡教育资源布局,强化医疗联合体和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加快推动社会福利中心社会化运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织牢“全民保障网”。

  3.着力建设生态文明。采取霹雳手段整治生态环境,大力实施蓝天、碧水、乡村清洁三大工程,实现天蓝、地绿、水碧、空气清新。

  4.确保社会和谐稳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建立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积极创新和加强信访机制体制建设,夺取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安杯”。

  实现保障 ………………………………

  1.只有树立“民心导向”,才能抓住基层党建的“牛鼻子”。

  2.只有健全县域党建制度化“清单”,才能推动“民心导向”扎根基层。

  3.只有调动制度操作者的积极性,才能落实县域党建制度化“清单”。

  4.只有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才能调动制度操作者的积极性。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