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要求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首要目标,集中财力实施一批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做到民生政策全部落实到位、民生资金全部用到群众身上、民生承诺全部兑现,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好、更快地惠及群众。
发展措施
1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抓乡带村促县,因人因地施策,提高扶贫实效,2017年年底前完成7.47万人脱贫,188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序列,在全省率先实现整市整体脱贫。
2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大力推进创业型城市创建、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和职教攻坚工程,继续实施10万个就业岗位推荐、10万人次技能培训、万人创业等专项行动计划,城镇新增就业30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万人,培植100个创效型产业村、培育1000个创新型企业、培养10000个创业型农民。
3稳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优化分配结构,完善居民收入增长机制,扩大中等收入人口比重,加大对低收入群体补贴和救助力度,让老百姓的钱袋子真正鼓起来。
4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完善困难群众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制度,不断提高城镇医疗保险、新农合保障水平,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均稳定在98%以上。
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积极发展养老服务业和社会慈善事业,养老服务设施覆盖所有城市社区,90%以上乡镇、60%以上农村社区具备居家养老服务功能。
加快公租房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切实解决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让老百姓居者有其所。
5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优化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大力发展学前教育、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积极发展高中教育,支持焦作大学、焦作师专联合升本,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100%,高中入学率和中职、高职就业率大幅提升,本科院校达到3~5所。
扎实推进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完善基层医疗服务模式,建成满足群众健康需求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落实全面二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大力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加强农村(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完善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保持竞技体育综合竞争力在全省的领先地位。
推进百姓文化超市等惠民工程,加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构建覆盖城乡、便捷高效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6加快依法治市步伐
深化法治焦作创建,推进科学立法,使每项立法都立得住、行得通、切实管用。
推进严格执法,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
推进公正司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推进全民守法,实施“七五”普法规划,引导人民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让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深入人心。
7创新社会管理
认真落实基层四项基础制度,规范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实施社区服务体系基础建设工程,形成城市社区15分钟、农村社区3公里管理服务圈。
深入推进平安焦作建设,夯实政法综治基层基础,健全完善“三调对接、四级联动”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深化“一村一警”建设,推广解放区“334”楼院协商治理模式,落实安全生产、食品安全责任制,加快公共应急体系建设。
解 读
就业和社会保障,是民生工作的重要内容,是群众福祉的重要指标。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围绕充分就业、公平就业、高质量就业,提请出台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二是以统筹城乡就业创业试点市和创业型城市建设为抓手,以省人社厅推广焦作就业扶贫工作经验为动力,深入实施年度10万个就业岗位推荐、万人创业等专项行动计划,组织好贫困村一村一场招聘会,完善市、县乡村就业服务体系。三是推进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提升城乡劳动就业创业能力,从而解决群众找工作难和企业招工难。
社会保险的工作重点是应保尽保,提高待遇。为此,我们下一步一是要推进实施社会保险全民参保登记计划,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实现应保尽保。二是既落实好社保援企政策,又依法积极清理欠费,力求做到社保费征缴稳定增长,维护参保群体的合法权益。三是按上级要求及时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保险待遇,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市十一次党代会代表,焦作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 韩明华
教育系统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重点工作争一流、整体工作上台阶、特色工作树形象”的要求,紧紧围绕“提高教育质量”主题,着力抓关键、补短板、强亮点,促进教育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力争让我市教育质量、教育发展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通过强化激励导向、狠抓精细管理、实施科学备考等措施,形成名校突破常态长效机制,持续提高高中质量。推动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通过以城带乡、以强带弱、以名带新模式,逐步缩小校际城乡区域差距。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大力发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加快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提高服务经济发展契合度。加大教育开放力度,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兴建优质民办中小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着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实施教育民生工程,落实各项教育惠民政策,推进教育精准扶贫,让教育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市十一次党代会代表,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王峙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