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焦作第十一党代会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新家园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2016 年9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王小平在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的报告摘要与解读之六
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新家园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云台山景区风景如画,游人如织。                                  本报记者 赵耀东 摄
  大沙河湿地公园生态效果明显改善。    本报记者 赵耀东 摄
  缝山公园一角。                                                                                      本报记者 赵林峰 摄
 
   

  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坚持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双向发力,加快《焦作市北部山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立法进程,依法抓好北山治理、大气污染防治、污染围城整治等工作,把生态环境保护转变成加快转型的动力、培育成新的发展优势。

  发展措施

  持续治理环境污染

  1

  坚持“精准、精确、精细”治污,强力推进控尘、控排、控煤、控油、控车、控烧,抓好重点时段大气污染应急管控,实现全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开展“污染围城”整治行动,彻底治理垃圾围城、堆料围城、废品围城、冶炼(土小)围城、涂装围城。

  强化生态文明目标责任制和行政问责制,实行重大决策生态环保“一票否决制”,实施领导干部任期重大资源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建立健全环保信息公开和举报制度,坚决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查处追责。

  持续优化生态布局

  2

  着力打造六大生态带:以保护太行山脉生态系统、恢复森林植被为重点,构建南太行森林公园体系,打造南太行生态旅游集聚带;以规划建设沿黄生态通道为纽带,推进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建设,打造黄河文化旅游产业带;以“绿色生态涵养区、旅游休闲体验带、城市复合功能轴”为目标定位,加快实施南水北调城区段绿化及改造提升工程,打造南水北调生态文化休闲带;完善提升大沙河带状湿地功能,打造大沙河湿地景观带;以生态修复与水景改造为核心,打造沁河休闲观光带;坚持旅游购物体验一体化,打造新河滨水休闲景观带。

  持续实施绿化美化提升工程

  3

  以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海绵城市建设为契机,巩固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果,稳步提升城市森林建设和绿化水平,力争全市森林覆盖率稳定在35%以上、城市绿地率达到36.5%以上。

  完善提升城市生态水系建设,统筹推进沟通活水、清淤疏浚、控源截污、环境整治、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加快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建设与改造,实施雨污分流,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实现河道清洁、河水清澈、河岸美丽,让市民能够真正地亲水、近水、乐水。

  建成府城水厂、苏蔺水厂,让焦作人民早日吃上南水北调惠民水。

  推进产业低碳化发展,加强源头控制,全面实行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严禁新上高耗能、高污染项目。

  加快“气化焦作”建设,大力推广使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推进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积极推广绿色建筑、节能技术和新型建造方式,力争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50%。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与综合利用,建设全国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推进乡村环境治理,建立农村环境卫生保洁长效机制,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率90%以上。

  4

  持续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解 读

  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习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境有价,环境也是生产力。下一步,作为全市环境保护工作的综合协调部门,我们将当好市委、市政府的参谋助手,坚持绿色发展理念,采取多种措施,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一是打造良好投资环境。认真贯彻国务院“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开展蓝天、碧水、乡村清洁三大工程,以问题为导向,精准发力,精准治污,解决区域突出环境问题,为招商引资提供优良的生态环境保障。二是环保倒逼产业升级。严格环境管理,严格环境标准,倒逼企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持续发展。三是为发展保障环境容量。加大污染整治力度,关闭淘汰落后产能,大幅度削减污染物排放量,为项目建设和经济发展腾出足够的环境容量。四是严把环保准入关。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坚决抑制高污染、高耗能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用足、用好有限的环境容量,力争用较小的环境容量支撑更大的经济总量、更快的发展速度和更持久的发展时间。

  ——市十一次党代会代表,焦作市环境保护局党组书记、局长 张明库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