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业要围绕“做强”下功夫。做强工业,就是要坚持“工业强县”战略,着力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步伐,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产业增效、财政增收。要发挥平台作用。要盘活闲置土地,“腾笼换鸟”引进一批,“战略合作”提升一批,“嫁接引进”带动一批,“龙头带动”辐射一批,提高集聚区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要培育龙头骨干。在培优育强上下功夫,强化政策支持引导,实施好“1132”培育工程,筛选一批具有引领产业发展潜力的骨干企业,重点进行扶持,力争全县10强企业税收超亿元,30强企业税收超2亿元;实施好“810”企业行动计划,重点围绕八类企业搞好服务,让服务企业成为温县的“金字招牌”,让发展环境成为温县的“亮丽名片”,通过服务推动企业规模壮大、提质转型。要鼓励科技创新。向科技创新要潜力,以科技创新促进食品加工、装备制造、制革制鞋等现有传统产业转型提升,以科技创新推动生物育种和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同时,支持鼓励科研人员创新创业,在全县营造加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
2.农业要围绕“做优”下功夫。做优农业,就是要立足温县农业“一种一药”优势资源,做亮品牌,做优产业,让温县农业“特色更特,优势更优”,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要注重品牌塑造。以保和堂等农业龙头企业为引领,重点解决好以铁棍山药为代表的四大怀药规模化、标准化种植问题,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增加产品附加值,提升农业产出效益,进一步叫响怀药之乡品牌。要注重科技引领。坚持科技兴农,落实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整合现有科研力量,与国内外有影响力的企业集团强强联合、共享资源、优势互补,打造中原农业科技“硅谷”,建设现代种业科技园,引领全省育种产业。要注重产业融合。以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建设为抓手,建好四大怀药、小麦种子交易市场,扶持培育龙头企业,进一步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加快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将农业优势和品牌永久捍卫在本地。要注重改革创新。持续推进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发挥好智慧三农信息化平台作用,不断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以高标准粮田十万亩方建设为重点,有效整合涉农项目资金,持续推进粮食高产创建;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有效发挥产权交易中心作用,加速推进农村资源资本化进程;有序推进土地流转,实现农业集约化经营。
3.服务业要围绕“做大”下功夫。做大服务业,就是要建立由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由生活型服务业向生产型服务业提升的多元服务业发展状态。一方面,重点抓好文化旅游产业。培育产业龙头,适时组建温县太极文化旅游集团,推动全县文化旅游资源的整体打造,发展全域旅游;推动深度融合,大力实施“太极+”战略,促进旅游与工业、农业、商贸服务业的融合,以文化旅游产业带动服务业全面转型提升。另一方面,突出抓好两个平台建设。充分发挥文化旅游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推进中国太极镇项目建设,实施好陈家沟老村改造和景点提升工程,完成古民居复建和开发工作,丰富景区内涵,完善配套功能。充分发挥特色商业街区的商贸集聚作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坚持高起点运作,加强与国内商业龙头企业的合作,大力推进重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金融、商贸、物流、餐饮、电子商务等多元业态,积极争创全省“十快”特色商业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