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营造健康的政治生态。良好的政治生态,可以内聚人心、外树形象,可以抓好班子、带好队伍,可以集中精力、形成合力。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当官是为了干事,干事绝不是为了当官”的理念,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纪律规矩,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持续抓好反腐倡廉,努力营造“要干事,反对无为;要团结,反对内耗;要务实,反对漂浮;要廉洁,反对腐败”的政治生态。
2.营造健康的经济生态。要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做好服务和保障工作,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要加强对项目审批、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等环节的监管,严肃查处腐败行为,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要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上抬高环保门槛,引导企业走绿色发展的路子,全力打造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切实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不断优化经济结构。
3.营造健康的社会生态。良好的社会生态是群众幸福感的重要标志。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社会稳定常态化管理机制,大力推进网格化管理,深入开展平安创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要切实加强普法教育,增强群众的法治意识,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扎实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要加快推进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改革,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全力提升群众生活质量。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形成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礼让宽容的社会风尚。
4.营造健康的自然生态。健康的自然生态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要持续实施“南水北调干渠两侧绿化工程”“沿黄生态涵养带工程”“生态廊道绿化提升工程”“农田林网改造提升工程”“美丽乡村绿化工程”,巩固“两带、四区、八路、十河”林业生态网络建设成果。要持续开展“蓝天清水工程”,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让每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让每个人拥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让蓝天与我们常在,让美丽与发展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