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虢镇作为孟州市产业集聚区主战场,布局了中原内配、隆丰皮草等龙头企业。今年年初以来,西虢镇党委、政府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按照“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经济发展为第一要务,正确处理经济转型中存在的问题,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加快经济发展为主题,以工业强镇为主线,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做强工业、做靓农业、做活三产,实现全镇经济和社会协调、可持续、快速发展”的工作思路,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截至8月底,已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67.5亿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6806.5万元,被授予河南省人民满意公务员示范单位和人民满意公务员示范岗创建工作先进单位、省级卫生先进单位、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百强乡镇等称号。该镇莫沟村被授予2015年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突出工业主导 全力保障产业集聚区发展
按照孟州市委、市政府“1834”工作思路,作为产业集聚区发展主战场,该镇始终坚持把工业作为重中之重,用严格的制度和优质的服务,全力保障产业集聚区发展。该镇承担的项目建设任务最重,对孟州市所定“八大工程”建设任务涉及的产业集聚区建设工程、城乡一体化发展工程、现代交通建设工程、生态建设工程、文化建设工程、智慧网络工程、改善民生工程等37个项目建立倒排工期台账。每个项目具体由班子成员分包,负责入驻用地协调、跟踪在建施工协调、督导工期建设进度。坚持工作台账汇报制,每周一将本周预期工作目标以及工作中预料到的困难和问题列出清单,上报班子会议研究。每周二、五晚上召开班子会议,逐一对照周一所列项目任务台账汇报工作进度。平时班子成员在项目工地蹲点督导,及时处理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突发及意外状况。目前,韩园东路、建业路下游雨水管网、龙腾河南污水管网工程、常付路环境整治、黄河西路姚庄过村段、隆丰饮水工程等14个项目已经协调到位,常付线扩宽、联盟路占地协调、河南金山化工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合成氨搬迁改造项目、“老家莫沟”小镇建设、生活垃圾填埋场、文公路南延工程、阳光路南延工程等16个项目正在紧张推进中。
延伸工作链条
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新格局
为进一步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该镇按照孟州市委、市政府“一修复三实现”的思路,着力推动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人民共同富裕、传统文化回归,着力解决城乡差别、贫富差距、精神缺失三个问题。去年4月份,孟州市委、市政府启动“老家莫沟”特色小镇建设项目后,该镇专门派出4名班子成员进驻莫沟村,吃住在村,全力搞好配合。从张贴标语、多次召开村民会议入手,从“老苗书馆”景点动工开始,坚持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和“1+3”工作模式,从规划、设计到招标、施工以及运营、管理等各个环节都让村民全过程参与,真正让群众当家做主,彻底打消群众顾虑,消除了项目建设阻力。通过村民众筹模式成立孟州莫沟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让村民以土地、树木、资产、现金等形式入股,人人当股东,户户当老板,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全天24小时农村图书馆,办起了农村淘宝店,实现了WIFI免费覆盖,建成了1400平方米的敬老院,建设了600平方米的标准化村级卫生所,全国第一家村级网络医院在莫沟村正式上线。
该镇倡导“七改一植”,在莫沟村推行了一场以改水改厕、垃圾回收分类为重点的生态革命:对农户旱厕进行以三格化粪池式为主、双瓮漏斗式为辅的改造,村民全部用上干净卫生的无害化厕所;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建设零运行费用的人工湿地,实现农村污水达标排放;建设村级垃圾分类点,对生活垃圾实行分类处理和回收利用,实现了垃圾不出村。
该镇引导莫沟村民开设茶馆、酒坊、磨坊、照相馆、家庭宾馆、农家餐馆、手工工坊等特色店铺,为当地群众、游客和产业集聚区从业者提供服务。引导贫困户从事卖水、卖凉皮、卖手工面等力所能及的小生意,使其通过自身劳动脱贫致富。目前,每逢国家法定节假日,莫沟村已成为周边县(市)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今年年初以来已接待游客1.3万人次。
着力保障民生
各项公共服务惠及全镇百姓
该镇以服务群众、惠及民生为主要任务,不断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凝聚了党心、民心。为全面改善人居环境,成立了保洁公司,组建了一支环卫队伍,投资100余万元,为镇区商户配备垃圾桶,义井等11个村户户配备垃圾桶,西逯等5个村配备地坑式垃圾箱;建立了切实可行的美丽乡村建设长效机制,对达到A类标准的村级保洁员每人每月奖励300元,走出一条靠制度管人干事的美丽乡村建设之路;已连续4年由镇财政出资,每年开展一次“好学典范”评选活动,每年9月份对本年度考上大学一本以上学生每人发放1000元奖学金,截至目前已累计发放奖学金10万元;落实各项惠农政策,为521名独生子女父母发放保健费22.44万元,为99名60岁以上独生子女户和双女户老人办理了奖励扶助;为1207名城乡低保对象发放保障金168.6万元,为27名五保户发放生活保障金76157元,为困难职工、重点优抚对象、特困遗属、困难下岗失业人员、困难劳模、困难老党员等发放慰问金20余万元;镇、村文化活动常态化开展,各村农村书屋每天准时开放,举办首届西虢镇党员干部传统文化大讲堂,并以莫沟和顺涧两个村为试点,探索建立传统文化教育长效机制;完善镇、村、企业治安防范网络,为20个行政村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基本实现了视频监控网络化,进一步提升了群众幸福指数。
全面转变作风
夯实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
该镇坚持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坚持党建示范引领和基层制度民主集中,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坚持民主决策,增强了决策的权威性和科学性;健全党委议事制度,党建联系点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党员干部包村联户制度、农村组织委员月例会制度等一系列工作制度,营造了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该镇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干部管理和规范村级制度机制的意见》,持续推进党建工作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使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坚持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工作重心,量化标准,细化考核指标,实行绩效挂钩、责任捆绑、奖优罚劣的考核制度,始终把党建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作为考核、评优、奖惩的重要依据。坚持以农村党建“1+3”工作模式为载体,进一步规范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加强民主管理,切实保障农民群众对党务、村务、财务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规范了村级组织的工作行为。
今年年初以来,该镇认真落实“基层四项基础制度”,筑牢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指导各村通过“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为群众办实事、好事60余件,办成了修路、建广场、安装路灯、土地流转等一批事关长远的大事、好事;以信访办、民调中心和各村两委班子成员为核心,组建了矛盾纠纷排查员队伍,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0余起;投入资金35万元,建成了高标准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累计接待群众4600多人次,接受政策咨询800余人次,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
本版照片均由西虢镇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