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党代会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孟州市全面推行精准医疗扶贫
温县夏玉米产量创新高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中原赏红”请到青天河
建设宜居宜业宜游新城区
博爱县举行首届 “青天河杯”互联网+双创大赛
中站区发放 首批集体土地使用证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 年9月2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温县夏玉米产量创新高
专家组称粮食高产攻关“温县模式”是豫北地区的典型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讯(通讯员王红亮、田大伟)9月22日,受国家“2011”计划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委托,由河南省农金技术推广总站、河南科技大学、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河南农业大学等单位专家教授组成的专家组,对平安种业夏玉米15亩超高产攻关田、千亩方高产示范区、万亩方进行现场测产验收后传出喜讯:温县15亩超高产攻关田亩产1051.99公斤,较往年每亩增产20.99公斤,增幅2%;千亩方高产示范区亩产857.24公斤;万亩方亩产为715.4公斤;全县24.6万亩玉米亩产613.1公斤,比去年预产(609.7公斤)亩增3.4公斤,增幅0.6%。专家组称粮食高产攻关“温县模式”是豫北地区的典型。

  温县作为全国整县建制推进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县和第三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在全国粮食高产创建中担负着示范带动的重要任务。在高产创建中,温县加强组织领导,科学规划区域,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的高产创建活动及粮食增产模式攻关领导小组,下设专家指导小组,科学规划万亩高产创建示范区,共建立10个万亩示范片,面积达12.32万亩;推行行政首长负责制、首席专家负责制和以“定人员、定地块、定面积、定目标任务、定奖罚”为主要内容的“五定”目标管理机制,切实做到技术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积极整合测土配方施肥、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涉农项目资金,重点扶持高产技术集成与推广。

  强化技术培训,促进技术普及。该县按照“县有技术骨干、镇有技术标兵、村有技术能人”的要求,结合“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活动和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对农民进行提高型技术培训,组织具有高、中级技术职称人员分批进驻村组开展配套技术培训;联系省知名专家教授,在关键农时到田间地头进行指导,向农民提供技术咨询服务;邀请专家录制粮食高产栽培技术讲座,在新闻媒体滚动播出,共有10余万农民接受培训。该县通过技术培训和科技普及工作,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科学种田水平,有力地推动了高产创建活动的开展。

  落实主推技术,促进粮食高产。该县依靠省农技专家,组织农业部门技术骨干反复讨论,多次论证,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粮食高产栽培技术规程。一是选用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品种为主导品种,全县24.7万亩夏玉米全部实现了良种化。二是关键技术集成配套,通过落实精量播种、增施有机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控等技术,实现良种良法配套;通过集成合理密植、平衡施肥、适时晚收等“一增四改”高产栽培技术,实现科学管理。三是强化技术指导,结合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活动,组织农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粮食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技术指导,确保关键技术及时到位。

  据温县农林局负责人介绍,在今后的工作中,温县将进一步完善粮食高产“温县模式”,落实好“八个统一”(统一秸秆综合利用、统一耕地作业模式、统一土壤利用、统一品种布局、统一技术要求、统一种植时间、统一管理办法、统一高产创建)要求,实现“八个百分百”目标,把温县打造成名副其实的全国现代农业典型县、优势县。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