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布城乡的117万立方米建筑、生活垃圾不见了,道路两旁的各类废品收购站、露天喷涂作业点没有了,排放不达标的炼焦、建材等“土小”企业场光地净……近一段时间,家住山阳区的群众欣喜地发现,城市中曾经危害生态环境的众多污染源,仿佛在一夜之间消失了,整个城区变得更加干净整洁畅通。
这是山阳区积极开展“污染围城”集中整治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在我市全面打响的这场“污染围城”集中整治攻坚战中,该区把“污染围城”集中整治工作作为体现干部能力的竞技场、考验干部作风的试金石,把“为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山阳而努力奋斗”的认识转化为具体行动,全区上下迅速行动,重拳出击,掀起“污染围城”集中整治高潮。截至目前,该区“垃圾围城”集中整治任务已实现大头落地,进入细化、深化、巩固、提升阶段。
8月31日全市北山治理转段暨“污染围城”集中整治大会召开后,该区高度重视,不等不靠,迅速行动,先后3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成立由区委书记卢希望任组长,其他五大班子领导任副组长,区直各部门和各街道党政负责人为成员的“污染围城”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下发《山阳区“污染围城”集中整治工作方案》,根据工作实际成立了5个“污染围城”专项工作推进组。
该区各相关部门、街道、社区(村)积极行动,广大党员干部放弃节假日休息,按照“污染围城”集中整治工作部署,构建区委常委牵头、县级领导分包、区直部门及街道落实属地管理和综合执法监督责任的四级网络,形成攻坚主力,分赴各个整治部位开展工作;各街道及时与市督导组进行对接,核实认领相关工作任务,完善补充“垃圾围城”督导台账,做到督导有方向、工作有目标。
突出纵向指导与横向协调相结合
整治工作开展以来,该区五大班子领导每周利用晚上时间至少召开两次专题会议,研究解决整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5个“污染围城”专项工作推进组主动领责、勇于担责,深入街道、村(社区)等整治现场指导工作,与基层干部一道采用“白加黑”“5+2”工作法,不分昼夜连续作战,形成了领导带头、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该区新城街道区域面积较大,承担着该区近一半的“污染围城”整治任务,且整治难点较多。“污染围城”工作开展后,该街道通过出动流动宣传车、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发布通告等形式,营造浓厚整治氛围,并抽调59名机关工作人员按照整治任务成立5个对应的工作组,将整治责任网格化、目标任务精细化。该街道党工委书记王保新为组织协调好运送垃圾的机械车辆,每天都在整治一线坚守到深夜,用实际行动激发了辖区两级干部治理污染的工作热情。
山阳区环卫处党委书记、主任李涛作为该区“垃圾围城”整治督导组组长,积极协调各街道认真排查辖区内“垃圾围城”问题,快速建立工作台账,定时召开“垃圾围城”督导组专项工作会议,对整治工作重点、工作标准进行安排部署。同时,他坚持每天深入辖区垃圾清运现场,组织、协调清运车辆开展垃圾清运工作,使该区“垃圾围城”整治工作受到了辖区群众的一致好评。
突出整体推进与示范带动相结合
围绕市委、市政府“污染围城”整治工作部署,该区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工作要求,对照整治台账逐项研究,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对能在短期完成、能产生带动效应的集中力量重点突破,能快则快,用实实在在的效果让群众看到变化,尽快形成整治高潮。
该区百间房街道高度重视“污染围城”整治工作,不等不靠、主动出击,在全市“污染围城”集中整治大会结束当天就出动垃圾运输车辆,开展整治工作。该街道副主任王新伟患有痛风和膝盖滑膜炎等病症,行动十分不便,但他依然坚持带着板凳到整治现场进行督导,在整个整治过程中没有休息一天,确保了凤凰社区1200余立方米垃圾及时清运。该街道副主任孙志勇为按时清运所分包富康社区的7000余立方米垃圾,中秋节当天还带领工作人员完成了垃圾清运的收尾工作。
该区焦东街道按照市、区“污染围城”整治相关工作要求,号召广大党员干部日夜坚守在整治工作一线,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56家废品收购站的整治任务,并积极与昊华宇航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对接,协调该公司及时清运搬迁厂区内的大量建筑垃圾。
突出领导负责与全民参与相结合
该区坚持五大班子齐上阵、党员干部齐动员,建立区“污染围城”整治指挥部负总责、负全责,区委常委分包5个专项工作推进组,全员下沉到整治一线的工作推进机制,做到解决问题不过夜、当日任务当日清。该区细化9个街道的主体责任和村(社区)的具体责任,组织动员各级各部门、各驻村帮扶工作队及党员志愿者到社区、楼院、企业,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整治。
在对解放东路2号院原市化学制药厂内陈旧性建筑垃圾进行整治时,该区艺新街道针对清运通道狭窄、路面窨井盖较多等实际问题,购买大量钢板对家属区内道路上的窨井盖进行覆盖,并多方协调调集小型卡车充当垃圾运输车,避免损坏窨井盖。经过近一周的艰苦奋战,原市化学制药厂内的陈旧性建筑垃圾被全部清运走。
该区中星街道建立领导班子成员包村、党员干部包具体工作任务的网格化管理制度,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努力营造浓厚的“垃圾围城”整治氛围。市中医院驻中星街道李河村第一书记王斗私勇于担当,主动承揽村内难度最大的13家“土小”企业的拆除任务,不厌其烦地到企业走访,做思想工作,促进了该村“土小”企业整治工作的顺利完成。
在广大党员干部的带动下,该区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各项整治工作。新城街道苏蔺村群众积极响应“污染围城”整治工作的号召,主动帮助村两委会干部排查辖区存在的整治问题,参与“土小”企业整治和垃圾清运等工作。中星街道李河村党支部原书记李启江积极发挥表率作用,主动对其私人所有的3家“土小”企业生产设备进行拆除。艺新街道群众积极配合“污染围城”整治工作,自发组织起来,维护整治现场和周边交通秩序,为整治工作贡献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