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 秋
时下,全球分享经济快速增长,基于互联网等方式的创业创新蓬勃兴起,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线上线下加快融合,正在对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治理方式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如何在新常态的背景下发展新产业、创造新业态成为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特别是企业界代表热议的话题。
新常态,亟须新增长点
近两年来,我市新业态发展成果可圈可点。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0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7家,电商企业1739家、年交易额突破545亿元,电子商务已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今后五年,是焦作跨越发展的关键期、转型升级的攻坚期、改革创新的机遇期,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期。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们亟须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业态无疑是当前最有生命力、最具爆发力的新经济增长点。”陈二联代表说。
党代会报告提出,加快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统筹推进电子商务产业园区、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和电子商务支撑体系建设,推动电子商务与特色产业融合发展。“报告为我市电子商务发展指明了方向。我认为,各级政府应抢抓机遇,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着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经济,加快转型升级。一方面要重点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式发展。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大数据、电子商务、物联网、云计算等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辐射带动力强的新经济、新业态,紧盯科技前沿、经济最新动向、发展最新趋势,通过创新驱动、市场培育、产业化带动,加快形成以信息化为支撑、实体经济为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发展新模式。”王鑫代表说。
新产业,创造发展机遇
传统产业与信息化融合,将形成一种新产业——智能制造业或智慧制造业。薛德龙代表认为,信息化可以提高制造业企业的自动化率,通过“机器换人”和“电商换市”,降低企业的人力成本,改善劳动环境,提高营运效率,提升企业效益,也可以革命性地改变化工行业的安全控制、内控系统,实现从制造到创造的转变。此外,通过云计算、大数据技术,企业可以在千变万化的市场环境中,及时准确摸准市场脉搏、客户需求。
党代会报告提出,加快服务业“两区”建设。按照专业化、特色化要求,加快建设生态型、智慧型新河商务中心区,打造高品位、高标准的特色商业区,建设一批现代商业街区和专业市场,培育一批产业高集聚、产出高效益、功能高复合、空间高密度、就业高容量的服务业集群。
当服务业遇上互联网,一切皆有可能。动动手指,我们就可以在手机上预约出租车、上门理发等服务,就能通过摄像头和远在千里之外的医生沟通病情,还能在电脑上自己设计、下单并生产家电、衣服等产品。张丽霞代表认为,服务业“两区”建设是打造城市发展新亮点的重要抓手。应大力实施服务业“两区”业态模式创新工程,提升功能和品位,注重引入新业态、新模式,积极发展平台经济、体验式消费、“互联网+”和“文化+”等新型业态。同时,要推动传统商业企业实现经营业态多样化、线上线下一体化、店铺商品品牌化发展,鼓励发展网络经营、电子商务、共同配送、直营体验店等商业模式;支持通过实施网络全覆盖、建立智能终端、设立微信平台等方式,打造智慧街区。
新业态,深耕未来家园
新业态是当下的热门话题,是各地争相发展的产业“新宠”。
党代会报告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推动跨境电商等新型贸易方式发展,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张宏强代表认为,跨境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一种外贸的新业态,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应注重对外开放平台建设。抓住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试点城市机遇,建设焦作市跨境电子商务生态圈,构建线上“单一窗口”、线下综合园区、人才培养和企业孵化“三个平台”,疏通连接郑州航空港、郑欧班列陆港的运输体系,发展连通东部海港、西部陆港的口岸业务,构建集线上线下、水陆空一体的开放平台体系,敞开大门让“货通全球”,以此拉动线下产业发展,使新业态摆脱做不大的顽疾,最终完成这一“跨”。
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党代会报告提出,加强物流体系规划建设,推进焦西物流园区、河南(武陟)国家干线公铁联运物流港建设,积极发展供应链物流、供应链金融等新业态。
围绕这一问题,苏润龙代表认为,焦作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发展现代物流业发展正逢其时。焦作应从重点领域物流发展体系建设、推进物流服务的社会化和专业化、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等方面入手,推动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