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至20日,在中共修武县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市委常委、修武县委书记郭鹏代表中共修武县第十二届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以民心导向推动产业强县建设,为实现修武“十三五”坚实跨越而众志成城》的工作报告。报告全面回顾总结了中共修武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以来的主要工作,战略谋划了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提出了以民心导向推动产业强县建设的新目标、新思路、新举措。
【关键词】——砥砺奋进、发展加速之五年
过去的五年,县委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团结带领全县干部群众,敢于担当、开拓进取,大力实施“景城融合”发展战略,开创了修武转型发展的新局面。
亮点: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3%,2015年的增速达10.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6.2%;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4.6%。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全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县”等10多个荣誉称号。
【关键词】——实现产业强县之目标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民心导向统领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以“景城融合”支撑全面发展,以建设“中国超级旅游目的地、中国养生地核心区、中国三产融合示范县”为核心,以大健康为统领,抢占先进制造业和高成长服务业制高点,全面融入郑州国际商都建设,努力实现跨越发展,争当焦作转型发展排头兵。
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力争经济增速进入全市前三名,提前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为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奠定扎实基础。
看点一:实现产业强县目标,打造三大核心竞争力品牌。
建设中国超级旅游目的地。通过精准谋划、精准布局和精准招商,建设30个以上具有核心竞争力、差异化发展的文化旅游项目,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成为全国县域旅游发展的典范和中国超级旅游目的地。
建设中国养生地核心区。构建以健康服务为核心、以健康科技为延伸、以健康生活为支撑的闭环产业生态体系,主攻健康服务养生类产业,积极发展养生经济,争创中医旅游养生示范基地,创建郑州自主创新示范区健康分园,打造成为山水养眼、文化养心、太极养气、医药养生的中国养生福地。
建设中国三产融合示范县。以“景城融合”“产城融合”为目标,围绕大健康产业一条主线,统筹先进制造业、高成长服务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融合发展新型城市社区、特色小镇和产业聚集园区,推动产业集聚区与县城融合发展、云台山景区与大健康产业集群发展区融合发展、云台山景区与县城融合发展,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看点二:实现产业强县目标,遵循六大工作理念。
【关键词】——实现产业强县之路径
路径一:始终围绕龙头谋篇布局,努力实现“培育一个龙头、带动一个产业”的“雁阵效应”。
发挥云台山的龙头优势,做强做精旅游产业。深化云台山旅游资源整体开发,打造集山水观光、文化体验和智慧旅游为一体的全国示范景区;实施宣传营销、项目带动、标准化管理三大战略, 与上海景域集团合作,打造国内山水景区爆款旅游产品;与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作,提升景区专业化、标准化、品牌化运营管理水平;布局交通、酒店、演艺、地产等项目,谋划实施高档温泉度假酒店、南太行户外运动基地、自驾游房车露营地等一批转型升级项目。力争通过五年的努力,云台山每年综合收入达到25亿元。
发挥无锡灵山集团龙头优势,做强做精太极文化产业。与无锡灵山集团合作,联手河南省文化产业投资公司,实施无锡灵山集团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打造世界知名道家太极文化圣地;依托云台山,沿景区主干道布局太极文化秀、太极源武堂等业态,打造太极文化体验之旅。
发挥台湾农民创业园龙头优势,做强做精乡村旅游。依托美丽乡村和传统村落,加快台创园生态农业体验区建设,打造以高精尖农业科技展示为主的室内智慧农业展示项目;规划一斗水禅修村落、云台人家客栈等精品项目,加快形成特色各异、优势互补的乡村旅游体系。
发挥院士经济品牌龙头优势,做强做精大健康产业。深化院士经济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引入大健康产业研发中心,打造河南大健康产业的科技成果孵化中心和研发人员集聚地;持续跟进5名院士牵头项目,全面提升医疗保健与健康服务业水平和层次;深化与华南医电、博奥生物、海航优联等机构的合作,打造国内首个内陆医疗旅游示范区。
发挥金水·修武电子工业小镇的龙头优势,做强做精先进制造业。加强与郑州市金水区、航空港实验区产业对接,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围绕总投资50亿元的金水·修武电子工业小镇,重点发展移动终端、网络终端等电子信息产品,打造郑州金水区电子信息的“飞地”园区、郑州航空港实验区配套产业基地。
路径二:围绕三次产业布局和现有产业基础,着力培育四大超百亿元产业集群。
大健康产业集群。推进健康硅谷、海航健康小镇等项目实施,建设体检服务、疗养、大型综合健康社区等,打造中西部地区健康管理中心;实施青云旅游综合体、万创七贤古镇等项目,打造集休闲度假、康体健身等于一体的健康基地;开发养老旅游产品,发展“候鸟型”养老等养老产业,打造养老养生产业总部基地;大力发展“健康+”,围绕“健康+旅游”“健康+文化”“健康+运动”,规划建设“四大怀药”博物馆、药用植物园、体育探奇主题公园等项目,推进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建设,实现健康服务与旅游、文化、体育等一体化发展;在云台山旅游专用通道两侧,布局与大健康相关联的快消食品、保健品和健康设备等制造业,实现大健康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和产业链延伸。
先进制造业集群。在主导产业方面,大力发展大健康关联制造业,打造医疗器械生产基地,形成高端设备特色产业极;加快发展云台保健食饮产品和养生科技产品,实施台创园怀药深加工等项目,打造“种植基地+原料深加工+健康饮品制造”的一体化生产模式。依托河南龙昌机械等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工业机器人本体研发生产;加快推进光电产业园、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建设。在支撑型产业方面,实施“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工程,推动特色产品与旅游的线上销售,打造县域经济新亮点。
特色文化旅游产业集群。依托云台山这一龙头,规划旅游产业集聚区,通盘布局12个主题群落。以高端客群、海外客群为主,布局银耀小镇、尖端医疗、名仕雅风、健康硅谷四个主题群落,实施海航健康小镇、好利来甜蜜蛋糕小镇、霾外桃源中医药医养综合体等十大项目,打造独具优势的极致体验;以国内客群、专业客群为主,布局太极源脉、青峰绿动、未来工厂、青云旅游综合体4个主题群落,实施太极云台、绞胎瓷小镇、野生动物园和海洋馆等十大项目,带动度假消费转型;以周边客群为主,布局云台揽胜、七贤生活、陶然耕读、古城复兴四大主题群落,实施百家岩文旅演艺项目、慈善旅游项目、万创七贤古镇等项目,增加文化旅游吸引力。同时,积极对接青年创业平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对接VR重点企业尤其是初创企业,打造VR品牌体验聚集地。
农业休闲观光产业集群。依托台创园,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创意农业、农耕体验等新兴农业业态,加快同根园生态度假区、牡丹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打造种植、加工、市场一体化循环农业链条;依托台创园农田花海等资源,开发通航观光休闲、运动体验与赛事活动等业态,形成空中旅游走廊;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培育修武伊赛、焦作大用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推动产业上档升级;策划实施古村落改造项目,利用云台山镇一斗水村古建筑资源,开发特色石墙民居客房、禅修学堂,打造极致隐世体验区。
路径三:围绕“景城融合”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打造焦作的“会客厅”、郑州的“后花园”。
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立足先进制造业培育和传统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壮大产业规模,完善服务功能,积极争创二星级产业集聚区;启动热电产业园、中铝企业转型示范园建设,尽快形成与产业集聚区南北互动、产业互补的良好态势。
加快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建设。将宁城新区、特色商业区统一规划、整体开发,加快建设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完善构建产业支撑体系,重点推进高铁广场市政配套二期工程、云台古镇等项目,丰富人民路、丰收路等主干道路周边业态,大力发展商贸、物流、旅游休闲等现代服务业;推进七贤镇韩庄村美丽乡村试点建设,规划实施博克斯公园、生态观光园、农耕文化展览馆等项目;探索以土地置换、异地建新区的方式,实施郇封镇大纸坊村新型社区建设。
加快老城改造升级。加快推进老城区城中村改造、运粮河综合治理、水系建设、老城街道综合整治等工程项目,保护性开发胜果寺、城隍庙、白音潭公园等景观节点及周边区域,推动道路、排水、供热、绿化等升级改造,不断改善城区居民生活环境。
路径四:依托7个产业攻坚小组,以重大招商举措带动落实重大战略布局,促进投资增长,增强发展后劲。
推进郑州飞地合作。开启与郑州高新区的合作,积极运作郑州-修武大健康制造业合作园区,打造河南省内跨行政区域协作的示范园区,力争纳入中国(河南)自贸试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施体系。
尝试对接中关村资源。以良好的基础条件和鲜明的主导产业,尝试对接中关村的科技政策与产业项目资源,争取中关村分园项目,努力成为中部地区大健康制造业成果转化基地,打造修武健康中国示范区。
路径五:持续聚焦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障碍,跟进落实上级的改革举措,不断培育发展新动力和新优势。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持续推进“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完善联系服务企业机制,优化投资环境,提升服务水平。
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大力推进预算公开,加快政府投融资平台改革创新,加大与台湾第一银行、颖淮农商行项目的洽谈引进力度,全面提升县域金融服务水平。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扎实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和居住证制度“双落地”,推进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
深化其他社会领域改革。加快推进住房制度、收入分配、医药卫生、教育体制和社会治理改革,加快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科学完善社会治理体系,为共建共治共享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
路径六: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群众享有更多的获得感。
强力推进脱贫攻坚。扎实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县财政每年列支预算1000万元用于扶贫攻坚;以整村推进、雨露计划、科技扶贫等为抓手,确保脱贫任务如期完成。
着力建设生态文明。大力实施蓝天、碧水、乡村清洁三大工程,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确保社会和谐稳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实施食品安全战略,深化“平安修武”建设,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关键词】——实现产业强县之保障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围绕民心导向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产业强县目标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保障一:树立民心导向,紧紧抓住基层党建的“牛鼻子”。不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使民心导向深入人心、深入基层党建的各个环节。
保障二:健全县域党建制度化“清单”,推动民心导向扎根基层。围绕民心导向六项制度,完善工作流程,建立配套措施,使民心导向扎扎实实地落实到每个服务对象身上,落实到群众反映的每个诉求上,落实到各级党委、政府的每个重大决策上。
保障三:调动制度操作者的积极性,落实县域党建制度化“清单”。凝聚五大班子的力量,切实发挥党委执政、人大督政、政府行政、政协参政、武装助政的作用,凝聚统一战线和群团组织的力量,调动全县党员干部积极投身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之中。
保障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调动制度操作者的积极性。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进一步“明责、履责、督责、考责、问责”,认真落实好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精心呵护政治生态。 辛文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