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专题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焦作森林公园荣获“中国森林体验基地”称号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2016 年9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美丽焦作”建设再传喜报 “国字号”殊荣又花落怀川
焦作森林公园荣获“中国森林体验基地”称号
本报记者 杨仕智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焦作森林动物园广场上靓丽的太极剑舞者
  百鸟苑桃花红艳鸟悠闲
  森林公园内绿意盎然的枫杨广场
 
   

  ——————— 喜 报 ———————

  9月24日,一个令人振奋的喜讯从北京传来,焦作森林公园被国家林业产业联合会授予“中国森林体验基地”荣誉称号,这是我市继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之后,又获得的一块分量很重的“金牌”。

  这一殊荣的获得,是我市构建林业生态网络,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生态焦作、美丽焦作结出的又一硕果,是国有焦作林场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团结带领全体干部职工多年艰苦奋战、务实重干,换来的丰硕成果,是对我市追逐绿色梦想,打造绿色城市最好的诠释,更是我市林业人向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献上的一份沉甸甸的厚礼。

  创建“中国森林体验基地” 是符合国情市情民意的战略抉择

  把焦作森林公园打造成“中国森林体验基地”是我市构建林业生态网络,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重要战略举措,是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绿色、美丽焦作的迫切需要,对于做大“焦作山水、太极文化”两大旅游品牌,打造国际山水旅游名城,建设生态、宜居、宜游的美丽焦作,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把焦作森林公园打造成‘中国森林体验基地’,我市有基础、有条件。”国有焦作林场场长张春旺说。

  2013年,市政府委托国家林业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编制了《河南省焦作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依据焦作地域特点,规划突出城乡一体化,以城镇绿化为点,以路网、水网、农田林网为线,以南太行山和黄河滩区绿色屏障为面,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森林生态格局,提出“一区两带、一核六芯、三网多点”的市域空间布局。

  根据这一总规,焦作森林公园就位于“一区一核”(南太行山山地生态区和中心城区为森林绿化核)重要位置上。该公园在市区西北部,是我市唯一的森林公园,分布于中站区、解放区和山阳区的低山丘陵和平原间。经过60年几代林业职工的艰苦奋战,林场规模逐渐扩大,林区面积已经发展到21000亩,主要分布于我市城区西部和中心城区北部的南太行山中段,区内林相优美,生态群落稳定,野生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是焦作市城市生态的重要屏障。其中,城北低山区和城西平原区又有“绿色银行”和“天然氧吧”之美誉。

  焦作森林公园动物资源丰富,共有兽类34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金钱豹、原麝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猕猴、小灵猫、小鹿,省重点保护动物有豹猫、果子狸、狼等;有鸟类140种,其中被国家列为重点保护的珍贵鸟类有25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4种,其中有金雕、黑鹳等,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有21种。1998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了“河南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焦作森林公园林区野生类植物资源丰富,现有高等植物1760种,隶属于197科,785属;被子1585种,主要植被类型有人工油松纯林、人工栎类纯林、人工油松和栎类混交林、侧柏林、刺槐林、毛白杨林等。林场的多年经营,造就了森林公园植物种类的多样性、植被保存的完整性较好,森林覆盖率在70%以上,多为天然次生林,是我国暖热带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区域之一。

  焦作森林公园天象资源较为丰富,主要有雪景、云海、雾凇和星空等。

  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天象资源,为我市打造“中国森林体验基地”创造了条件。

  党的十八大吹响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号角,国家林业局“十三五”规划制定了森林体验和森林养生行动纲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擂响了构建林业生态网络,建设美丽焦作的战鼓。把具有自然山水和城郊公园双重功能的焦作森林公园,打造成“中国森林体验基地”。

  2014年8月份,委托河南农大风景园林规划院编制的《焦作省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由河南省林业厅批准实施。《总体规划》根据森林公园自然地貌分3个功能区:森林体验区、森林山地运动区、森林养生区。

  森林养生区,位于城区北部的低山林区,计划以独特自然风光和“森林氧吧”优势,构建一个以生态养生、科普教育等为主要功能的休闲养生园区。

  森林山地运动区,位于城区北部的丘陵林区,计划以山地森林框架与山体落差为优势,打造一个以户外健身等为主的山地运动公园。

  森林体验区,位于城区西部的平原林区,地处解放区和中站区的交会区域,道路交通四通八达,是我市西部城区万亩生态园的重要森林生态体系,计划以森林绿地为依托,新建我市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中心,打造一个集森林体验、观光、游憩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森林体验基地。

  从“百年煤城”到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再到打造“中国森林体验基地”,国有焦作林场的干部职工要用智慧和双手,为焦作这座光荣之城书写绿色发展新篇章。

  一座城、一盘棋、一条心、一股劲

  为创建“中国森林体验基地”而战

  林在城中、城在林中,天蓝、地绿、水清,这是“煤城”焦作人的绿色之梦。

  一场建设“中国森林体验基地”的攻坚战打响了。

  为倡导全社会投身到“中国森林体验基地”建设中来,该林场以创森为契机广泛发动宣传,印发了《中国森林体验基地实施方案》,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在《焦作日报》《焦作晚报》、焦作电台、焦作电视台上广泛宣传,使社会各界参与“中国森林体验基地”建设的自觉性逐年增强,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市发改委、财政、林业等单位和全市人民的大力支持。

  市委、市政府和林业局高度重视森林公园建设,近年来,先后投资数千万元,用于森林公园广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支持森林百鸟苑、森林动物园和万亩森林生态园等项目建设。

  在“中国森林体验基地”创建活动中,市领导、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纷纷投入其中,走进万亩森林生态园、南太行生态景观带、红砂岭绿化基地,播种新绿。每年植树节,市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来到万亩森林生态园植树造林。全市168家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驻焦官兵等3万余人次,投身南太行生态景观带及红砂岭绿化基地造林中来,目前,红砂岭绿化基地任务全面完成。在南太行生态景观带义务植树基地建设中,30家重点企业积极参与,有的实行挂牌责任制,有的与专业绿化施工队签约,确保栽一棵、活一棵。在红砂岭绿化基地建设中,23家企业栽植树木6400亩。特别是焦煤集团、风神轮胎、中裕燃气等企业,在条件极差地块栽种树木的成活率超过95%。

  国有焦作林场在“中国森林体验基地”创建活动中,一直发挥着组织实施、示范带动作用,干部职工秉持生态环境优先原则,使森林资源不断增长,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为构筑绿色生态屏障发挥了重要作用。

  打造“中国森林体验基地”在3个片区摆开战场。

  低山片区位于中站区龙翔街道北业、桑园一带,面积有1.1万亩,另有集体林地1万亩。遥望山间,人工油松纯林、人工栎类纯林、人工油松和栎类混交林一望无际。为了保护好森林资源,发挥森林改善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功能,该林场对自然保护区和重要生态区位的公益林,实行严格保护,不允许任何经营性采伐,提高了水源涵养、保持水土的能力。对重点保护区外的中幼龄林进行抚育作业,对风景林按照改造或塑造新景观的实际需求进行森林景观疏伐,对林木生长不良、生态效益低、林分结构差达不到防护和景观效果的森林进行低效林改造。通过荒山造林、封山育林等措施,森林生态效益持续稳定发挥。为管护好森林资源,该林场建立了以公益林管护为重点、分片联网的森林资源管护队伍,先后选聘了11人担当专职护林员,将管护责任落实到每名护林员身上,落实到地块山头,确保“有林就有人”。同时,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加大森林防火巡查力度和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有效保护了森林资源。张春旺说:“由于我市北山森林植被保护良好,因此被确定为国家太行山猕猴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公益林受到保护。”

  林场丘陵片区位于市区北部红砂岭区域,总面积为7000亩。过去这里是开矿区,遗留下大量破损的山体坡面、矿渣及运输道路,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创建活动启动后,国有焦作林场抢抓机遇,争取绿化基地造林项目,全市由23家企业组成的植树大军开赴红砂岭,克难攻坚,大干苦干,栽下6400亩新绿,有侧柏、五角枫、大叶女贞等树种,各种树木长势喜人。特别是焦煤集团、风神轮胎、中裕燃气等企业在条件极差地块栽种的树,成活率都在95%以上。为巩固绿化成果,市水利部门投资400多万元,打了10眼深水井,为林木成活提供了水源保证。公路、电力部门在红砂岭新修了道路,安装了4台变压器,解决了绿化基地行路难和用电难的问题,如今,这里的绿色屏障初步显现。

  作为城区西部万亩生态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平原林区的森林公园是市区范围内面积最大的森林绿地,被誉为城市“绿肺”。这里继建成百鸟苑、森林动物园之后,又加大了植树造林和林区改造力度,并建立义务植树基地。2013年春节上班第一天,市五大班子领导和市妇联、驻军官兵、解放区干部群众纷纷来到森林公园,播种下一片片新绿。在森林公园林区改造上,该林场规划建设了风景林、经济林,2014年改造了200亩,去年春天改造200亩,今年春天改造300亩,改造后的精品果园种上了优质核桃树,风景林里栽的是美国红枫、高杆石楠。如今的森林公园,已经变成了绿树成荫,美景如画,鸟语花香的森林乐园。

  春色秋雨,日月如梭,经过多年艰苦奋战,“中国森林体验基地”,已经崛起在太行之阳、黄河北岸。截至目前,焦作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和林木绿化率分别在80%和82%以上,各项指标均达到“中国森林体验基地”的评价标准。

  “蝶变效应”福惠怀川

  打造“中国森林体验基地”,绿色屏障、城市绿肺、森林乐园等功能日益凸显,并成为美丽焦作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

  北山的绿色屏障,为山之阳、河之畔的山阳披上了绿装,山青了、城绿了、天蓝了,生态得到了改善,环境得到了保护。特别是中站区桑园一带上万亩人工油松林,林海一望无际。金秋的山阳城,青山秀水,满城尽绿,携一带南太行风光,衬一片蓝天白云,显得更加光彩、更加耀眼,尤其是空气质量日益好转。2016年1月1日至9月9日,我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127天,较去年同期增加25天,PM10、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133微克/立方米、76微克/立方米,同比分别下降14.2%和15.6%。

  山青了,森林体验也火了,山区群众更念活了绿色发展致富经,中站区桑园、周窑一带的山区群众围绕森林体验,大力发展优质林果、无公害蔬菜等特色农业,新发展优质农产品580亩,投资1500万元修建赵庄至北业、龙洞至栗井等山区道路,发展特色旅游。

  从麦秸河到北业村,有一条长9公里、宽6.5米,总投资1500万元修建的高标准交通干线,赵庄村的9个自然村、一大批生态休闲项目,像一串串珍珠镶嵌在这条看风景、富群众的绿色大道上。与这条道路同步规划、同步建设的生态休闲度假区等已初具规模,一批宾馆、饭店、农家乐已经开张营业。高窑河度假山庄就修建在这条路南侧的山腰上,能同时接待上百人就餐的梯级餐厅,错落有致地布点在山腰间。山庄老板刘爱琴的妹妹说:“一到节假日,来自焦作、郑州、晋城、新乡的游客络绎不绝,吃绿色食品,赏天然美景。”

  龙翔街道赵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理军说,赵庄村是省级贫困村。村里利用科技扶贫资金,引导群众种植小杂果、油用牡丹3000亩,绿化荒山荒坡5000亩,还扶持群众在路边开办农家乐,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使许多群众走上了致富路。自从有了路,赵庄村周边还成了画家、摄影爱好者写生、拍照的好去处,村民种的核桃、柿子、桃、杏、梨和五谷杂粮,不用下山就被四面八方来的游客买走了。绿色发展使赵庄村120户人家实现了脱贫,不少家户还翻盖了新房,明年赵庄村就能摘掉贫困村帽子了。

  市区北部红砂岭片区,柏树林内苍松翠柏、郁郁葱葱,新栽植的侧柏、五角枫、大叶女贞等树种成活率高,长势喜人,成了四面八方游客的好去处。

  市城区西部的万亩生态园作为焦作森林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已是市区范围内面积最大的森林绿地,被誉为城市“绿肺”。这是一个以百鸟苑、森林动物园为核心,集森林旅游、动物观赏、文化娱乐、科普教育、休闲游览、动物保护、科学研究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城郊综合性森林公园,建成至今已累计接待游客70万人次,收入200多万元,救助各类珍稀动物300多只,较好发挥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这里已经建成了科普馆、标本馆、百鸟苑、拓展训练营、儿童游乐场、森林跑马场等森林体验项目,组织开展了“爱鸟周”“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森林马拉松”“家庭健身跑”等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目前,这里已经成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河南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及野生动物救助中心,还是我市十大景区之一,焦作市科普教育基地,河南理工大学志愿者服务基地,焦作日报小记者活动基地。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推动旅游业发展、建设生态城市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中国森林体验基地”建设永远在路上

  焦作森林公园成功创建“中国森林体验基地”,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如今,三大片区的森林体验项目规划已经出炉,正在进入实施阶段。”张春旺说,“总体思路是:利用森林优质环境和绿色林产品等优势,明确森林体验发展主要方向,推进森林环境和硬件、软件建设,在开展休闲游憩活动的同时,为人们提供各有侧重的森林体验、养生服务。主要内容包括森林景观多样性、森林体验、森林养生配套设施等。”

  张春旺说,森林体验项目门类齐全,主要有三大类。观光行体验产品有森林环道、生态广场、森林动物园、太行山植物园;自然教育型体验产品有科普馆、标本馆;休闲度假型体验产品有山地自行车场地、马拉松环道、森林跑马场等。

  焦作森林公园希望市委、市政府和市财政、林业等各部门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中国森林体验基地”的建设和发展。焦作森林公园呼唤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和企业,可以用多种投资方式,投身到“中国森林体验基地”建设上来。

  焦作森林公园“中国森林体验基地”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本版图片均由焦作森林公园提供)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