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童传军)在今年三秋秸秆禁烧工作中,示范区转变工作思路,从源头入手,按照“堵疏结合,以疏为主”的原则,实现玉米苞叶综合利用,大大减少了玉米苞叶焚烧隐患,解决了玉米苞叶处理难题。
集中堆放,统一清运。该区每个村都规划有玉米苞叶集中堆放点,共规划150个玉米苞叶集中堆放点,这些堆放点综合考虑了农民的堆放习惯和交通方面的因素,方便农民就近堆放处置和清运。同时,各乡镇(街道)及各村对集中堆放点实行专人看管,责任到人,配备灭火设施,消除安全隐患。苏家作乡积极与苏美净公司联系,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对全乡玉米苞叶实行市场化清运,由该公司每天安排5辆车,巡回各村,及时将群众堆放的玉米苞叶运走,并鼓励群众将玉米苞叶清运至指定场所,做到日产日清。
机械作业,秸秆还田。各乡镇(街道)积极向群众宣传农机补贴政策,引导群众购买玉米脱皮脱籽收割机18台,同时利用农机经纪人,引进外地玉米脱皮脱籽收割机80余台,将玉米苞叶秸秆直接还田。
饲料化青贮处理。苏家作乡积极与辖区内的凯瑞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劲牛养殖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对玉米苞叶采取与秸秆混合青贮、单独存放等办法,既能作为牛羊的优质饲料,又实现了玉米苞叶的生态循环利用。
此外,为了调动各乡镇(街道)的秸秆禁烧积极性,示范区决定从财政上拿出35万元,每亩补贴2元,用于全区清理玉米秸秆和苞叶、杂草等物,消除焚烧隐患。截至目前,全区共清运、青贮玉米苞叶14000余立方米,机械还田16.7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