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让太极拳惠及广大群众
确保尽早完成 环境违法问题整改落实任务
黄河孕太极 文明又复兴
国庆节假期六万余人游莫沟
市领导参加 “敬老爱老全民行动”主题活动
南平皋:耄耋老人谢党恩
图片新闻
画家申世辉在净影风景区 举办山水画展
东田丈:温情敬老饺子宴
绿动解放春常驻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6 年10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太极拳惠及广大群众
——访十二届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李慎明
作者: 本报记者 杜 玲 见习记者 马林声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李慎明。本报记者 王正义 摄
 
   

  “焦作有多张名片,云台山是焦作大自然的名片,而太极拳则是焦作人文的名片。太极拳这张人文名片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凝聚,兼具民族性和世界性,具有独一无二的价值。”昨日上午,应邀出席2016年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高峰论坛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李慎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李慎明说,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太极拳的推广普及工作,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以实施和实现“健康中国”战略为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明确指出:“要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这一方针的确立,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所说的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都与太极拳和太极文化有紧密联系。太极拳文化的推广,将为我国大健康战略的实现提供可靠保证。

  “太极拳和太极文化承担着引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的历史使命。我国的改革开放助推了太极拳走向世界的步伐,太极拳已传播到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3亿多爱好习练者。”李慎明认为,振兴太极拳和太极文化需要一个广阔的文化平台和坚实的实践基地。河南省委、省政府和焦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太极拳和太极文化的发掘推广工作,在太极拳的发源地每年召开一次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高峰论坛,这对推动太极拳和太极文化有机结合、弘扬创新,推动太极拳和太极文化产业健康成长、走向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何以太极拳和太极文化为载体,发掘整理并发扬光大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使太极拳和太极文化惠及广大群众呢?李慎明认为,首先应该认识太极拳和太极文化独特的文化价值。太极拳既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与中国传统医学联系密切,被称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哲拳”。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太极拳和太极文化的推广普及,积极推进太极拳和太极文化产业发展。其次应尽快开办太极文化大学。要积极争取国家教育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在焦作市开办一所太极文化大学,以培养大批合格的走向世界的太极拳大师、太极文化产业管理者和少量的太极文化研究者;要成立国家级太极拳和太极文化研究中心,以充分发掘太极拳和太极文化这一宝库的资源;要成立国家级太极拳分级评审机构,委托焦作市政府筹备成立国家太极拳拳师分级授予机构。第三应每年在焦作举办一次国家级的太极拳和太极文化年会,由国家体育总局等部门出面,由国务院相关领导出席,由河南省政府和焦作市政府承办,以加强各路太极拳大师之间的切磋和交流。第四应积极做好太极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争取太极拳适时列入国际奥运会竞技比赛项目。①6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