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市委书记王小平代表我市赴革命圣地延安接受‘国家森林城市’牌匾,我们感到无比兴奋和自豪。焦作创森成功,解放区也作出了应有的贡献。”10月8日,解放区农林局局长卢军玲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行走在深秋的解放区,一排排挺立街边的乔木,一丛丛静卧路边的鲜花,一片片绿意融融的草坪,勾勒出一幅幅“步行绿波上、人在画中游”的诗意景象,这是该区3年多创森成果的最直观反映。
自我市2013年全面启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以来,解放区秉承“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的理念,务实重干,全力攻坚,使辖区绿化面积逐年扩大,截至今年8月底,各项指标均达到创森标准,基本形成了城郊森林化、道路林荫化、北山林网化的林业生态建设格局。2013年,该区被市委、市政府授予焦作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每一抹绿、每一簇红,都闪耀着实干精神
加强北山治理,全力绿化荒山。2013年以来,该区加大北山治理力度,先后出动近万人次,硬起手腕关闭辖区所有石料场、石灰窑等;筑路修园,引水上山,拉土填坑,恢复山体,为植树造林创造条件。
设立创森账户,强化财政支持。该区设立专门的创森账户,各级财政先后投入资金1398万元,其中区财政投入资金607万元,用于绿化基地建设、郑焦晋高速公路生态景观带建设、森林防火、封山育林等工作。
创建美丽楼院(村庄),绿化美化家园。该区在所辖428个居民楼院和23个行政村开展美丽楼院(村庄)星级达标创建活动,推动楼院(村庄)净化、绿化、亮化、美化上档升级。
2013年以来,该区共植树造林9206亩,其中封山育林工程4023亩、社区绿化美化64亩、生态廊道建设215亩、绿化基地建设630亩、南太行生态景观带建设390.5亩、高速公路两侧景观带建设100亩、旅游通道绿化提升工程150亩,另外还完成森林抚育建设工程1930亩。
每一处景、每一条路,都凝聚着创新智慧
“如今俺这里最耀眼的是绿色,开窗见绿,抬头见绿,处处是绿。”日前,在解放区上白作街道洪河村,该村党支部书记靳战云自豪地对记者说。
洪河村旁洪河河道有500亩裸露碎石滩需要绿化,2013年,该区出台方案,由区财政出钱,洪河村村民出力,分片植树、护树,树种改为核桃树、杏树、柿树等,收益归村民所有。思路一变,植树效果大不同。记者在洪河河道看到,昔日的碎石滩已经绿树成荫,每逢节假日都有许多市民前来观赏。
该区高标准建设绿化基地,目前已发展旅游生态林630亩,栽植树种为侧柏、五角枫、黄山栾等,并在造林区域内敷设各类浇水管网1万米。
该区以高速公路绿化为主,打造“路路通、路路绿”工程。郑焦晋高速公路生态景观带绿化工程已完成绿化面积100亩,栽植树种主要为女贞、柳树、杨树等,成活率在95%以上。
每一片林、每一颗果,都见证着发展足迹
创森不是目的,该区以创森为契机,倾力打造宜业、宜居的绿色生态环境。
该区加大中心城区小游园建设力度,对20处小游园、小广场进行改造,同时新建小游园、小广场10处,进一步扩大公共绿地面积,赋予小游园、小广场文化、生态、休闲等多种功能。该区大力发展经济林,引导农民在村旁闲置地种植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皂角树、核桃树、桃树等经济树种,着力推进村庄绿化。目前,该区位于北部山区的9个村全部拥有经济林,其中以种植香椿树为主的春林村已成为我市香椿集散地。
“解放”迎宾不用酒,捧出绿色就醉人。该区全力开展创森工作,促进了生态旅游发展,换来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的丰厚回报。该区加强影视城、缝山公园等景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森林旅游,通过乡村绿化、美化打造特色生态休闲村庄,使创森工作在营造宜业、宜居生活环境的同时,在提高农民收入和增加就业机会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①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