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落实党代会精神 给力“第一方阵” 上一版3  4下一版
民营企业的杠杆效应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2016 年10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党报记者许昌行·民营企业篇
民营企业的杠杆效应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位于许昌长葛市的河南黄河旋风股份有限公司主导产品为超硬材料、金刚石制品、UDS系列金刚石压机、建设机械、特种车辆和自动化控制装置六大类146个品种,年产人造金刚石能力达到15亿克拉,是国内人造金刚石及其制品行业的排头兵,世界排名第三位,1998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图为该公司产品展示厅。   本报记者 赵耀东 摄
  位于许昌长葛市的河南森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智能型高、中、低压发、输、配电装置和变压器及其元器件,2000年以来先后承担国家重大电力装备自主化专项、国家新型电力电子器件产业化专项、国家能源装备技改专项、国家智能装备制造专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等重点项目,已获得500多项专利授权。图为该公司生产车间。 本报记者 赵耀东 摄
 
   

  许昌名片

  许昌又称“莲城”,河南经济强市,中原城市群、中原经济区核心城市,中西部非省会强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现辖禹州市、长葛市、许昌县、鄢陵县、襄城县和魏都区共6个县(市)区,全境总面积4996平方公里,总人口456万人。

  许昌连续多年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称号;现代工业体系齐全,非公有制经济发达,拥有许昌新区和东城区、许昌经济开发区3个现代化新城区;以电力和电子装备制造业为主,是国家现代化机电研发基地。在烟草种植上历史悠久、深加工现代化,有美誉“烟草王国”。莲花被尊为市花,许昌又称美丽的“莲城”。

  数字许昌

  过去的五年,经济综合实力大幅跃升。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170.6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突破5万元,均为2010年的1.7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94.2亿元,是2010年的1.8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8.5亿元,是2010年的2.4倍;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906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2.9倍;存款余额1733.1亿元,贷款余额1357亿元,分别是“十一五”末的2.1倍、2.4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居全省第三、四、五位。经济综合实力稳居全省“第一方阵”。

  过去的五年,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工业经济增量提质,新增销售收入超百亿元企业6家,销售收入超百亿元民营企业占全省四分之一强,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工业发展的主导力量。产业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市工业的比重超过60%,成为经济最具活力增长极。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3.2%,提高8.1个百分点,成为拉动增长、扩大就业的生力军。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壮大,综合效益显著提升。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研发平台数量翻番,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8%,连续6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

  本报记者 李新和

  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正当许多城市、许多企业处在爬坡过坎、为工业经济生存发展艰难寻找出路的时候,许昌市的工业经济却朝气蓬勃,快马加鞭地健康发展。

  是什么力量推动许昌的工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2003年4月,《河南日报》曾经发过一组“说许昌看发展非公经济”专题报道,多角度解析,隆重推出了许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经验,叫响了“河南‘温州’在许昌”。

  弹指一挥间。13年过去了,许昌的民营经济依然活跃,并且占据了全市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而许昌民营经济最活跃的地方是长葛,这就是逐步形成的“长葛现象”。

  许昌经济在民营,民营经济在长葛。长葛的民营企业犹如一匹横空出世的黑马,为众多创业者、投资者打造了一个实现梦想的舞台。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

  在许昌市今年的170个重点项目中,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有76个,其中投资50亿元至100亿元项目13个,投资100亿元以上项目3个,这3个项目都在长葛;

  自2009年开始,从一张“白纸”起步,长葛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建成了面积达13.5平方公里的产业集聚区,集聚区入驻企业305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44家,2015年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120亿元,成为河南省为数不多的千亿元级产业集聚区;

  在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名单中,有长葛的森源集团、黄河集团、众品集团和鑫金汇公司4家企业,其中森源集团、黄河集团、众品集团3家企业营业收入2015年分别达到224亿元、170亿元、163亿元。长葛产业集群的骨干效应进一步显现;

  长葛民营经济注册资本占各类市场主体的83.2%,民营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1.2%,是全省拥有最多上市公司、最多经营收入超100亿元企业、最多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企业的县级市,拥有最优秀的民营企业家队伍、最完整的产业链条、最强大的创新能力,被命名为“中国民营经济最具潜力县(市)区”“中国民营经济最佳投资县(市)区”。

  金风送爽,记者走进河南森源集团采访,看到生产车间虽然一派繁忙景象,却很少见到工人。“我们现在生产主要靠高科技,只要人工电脑操作就行了。”该集团一位负责生产的主管对记者说。

  据了解,该集团初创于1992年, 最初只是一个4人创办的民营小厂,经过20多年的发展、转型、升级,现已成为占地2000多亩,员工1万人,拥有电气制造、车辆制造、新能源、投资物贸四大板块19家子公司的现代企业集团。

  “森源集团能有今天,一是靠有一个好环境,二是靠转型升级,三是靠创新驱动、人才支撑。”这位主管说。森源集团在依靠当地好环境的基础上,放心大胆地实施“依靠机制创新引进高素质人才,依靠高素质人才开发高科技产品,依靠高科技产品抢占市场制高点”的发展战略,从全国第一辆低端农用三轮运输车,到高端专用车,再到新能源电动汽车;从隔离开关,到中置柜,再到光伏发电,实现了一步步的美丽蜕变。

  森源集团为抢占发展先机,积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去年在清华科技园成立“两部两院”,即国际业务发展部、战略投资发展部、微电网与核电装备研究院、电动汽车技术研究院,为今后发展作好了高端人才的战略储备。森源集团的做法,是长葛市产业集聚区推进科技创新的一个缩影。

  “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思维。面对新变化、新形势,尤其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政府管理者和企业经营者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谋得更好的出路。”长葛市产业集聚区管委会主任党根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去年,长葛市与清华大学合作,举办了为期一年的领导干部素质能力研修班、高级工商管理总裁研修班,聘请领导、专家、学者到长葛授课。在政府的推动下,广大企业在经济“寒冬”纷纷掀起“学习潮”,一大批企业主动与清华、北大等高等院校联合开办MBA班,去年的学员有1700多人。

  正是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使得长葛市产业集聚区得到了迅猛发展。

  许昌是如何大手笔打造民营企业这艘“航空母舰”的?记者看到一份许昌民营经济资料,这份资料分析指出,从宏观政策导向看,发展民营经济是我们党的鲜明立场和大政方针。从经济学理论上讲,民营经济是真正的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中最有活力和竞争力。从许昌发展实践看,发展民营经济是持续“十二五”时期良好态势的必然选择。实践证明,离开民营经济谈发展、谈民富,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许昌经济发展的活力在民营、潜力在民营、希望在民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事关全局、意义重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将其作为稳增长、保态势的重大举措摆到重要位置。此次在长葛市召开民营经济发展座谈会,是保持许昌良好发展态势的现实需要,是顺利实现‘十三五’目标的现实需要,是学好用活‘长葛经验’的现实需要,是处理好新时期政商关系的现实需要。”在最近召开的许昌市民营经济发展座谈会上,许昌市委、市政府再次统一了思想认识,提出的发展目标依然在大力扶持发展民营经济上。

  长葛到底有什么奥秘?其实,长葛人多地少,自然资源并不丰富。与其他地方一样,长葛市发展民营经济最初多是自发行为,因为“穷”才有了更强的“创富”原动力,因为“穷”才让大家开了更大脑洞去“无中生有”,加上经商传统造就了商品意识、交通便捷开阔了眼界,长葛民营经济发展的初期,在跌跌撞撞中摸索道路,在试错矫正中逐步完善,因良莠不齐经历优胜劣汰,一步步成长、壮大,充满了艰辛与波折,又富有传奇色彩。

  而今,长葛能够走出一条民营经济发展的特色之路,主要有三点经验值得学习借鉴:

  ——领导重视。长葛市历届党委、政府都坚持把民营经济摆到重要位置来抓,全力支持、服务、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做到了重视企业家、尊重企业家、服务企业家、依靠企业家。

  ——环境宽松。长葛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创优环境作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重头戏”,在政策制定上,对退城入园企业实施财政补贴,对“主板”“新三板”上市企业分别给予100万元、30万元奖励;在龙头企业培育上,持续实施“30强、20快”企业培育工程;在用地保障上,2009年以来拿出2.89亿元资金,异地补充耕地指标9396亩,保障了重点项目建设用地;在营造氛围上,连续12年召开经济发展表彰大会,奖金从最初的每年100万元增加到1000多万元重奖企业。

  ——方法得当。一是抓顶层设计。规划建设了2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和8个特色专业园区,在大周镇规划建设中德产业园,引导企业集约集聚发展;出台了《“四五四”产业提升计划》《关于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中国制造2025”长葛行动纲要》,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二是抓人才培育。每月聘请专家教授举行报告会,给广大干部和企业家“充电”;实施“企业家能力再造工程”,与清华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签订合作协议,政府每年拿出200万元开展教育培训。三是抓长效机制。建立服务企业长效机制,解决企业办事难题;建立政银企对接长效机制,每月定期召开行业协会负责人与金融机构负责人座谈会,每季度召开一次银企洽谈会,协商解决企业融资问题。

  正是有了民营经济30多年来的持续发展,才有了长葛市一直位居全省县域经济前列;正是有了民营经济的强力支撑,才有了长葛市面对近年来持续的经济下行压力,依然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

  也正因为许昌市委、市政府和长葛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以及宽松的环境、优惠的政策,长葛民营企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目前,长葛市从事高新技术领域生产的企业29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4%,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5%;企业专利申请量和转化率连续9年位居全省县(市)第一。同时,已累计与国内外80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引进博士368名、硕士1500名、行业顶尖技术权威人才21名。

  长葛民营经济的“杠杆效应”撬动了许昌各地的民营经济发展:禹州市围绕中医药产业谋划了中草药种植提取项目,许昌县围绕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谋划了汽车传动轴高端智能化应用示范基地项目,襄城县围绕煤化工循化利用谋划了硅烷气建设项目……这些项目的建设,有力推动了许昌工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

  见贤思齐 说民企

  □李新和

  在许昌市采访,心情一直处于激动中。最令人激动的是许昌市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的做法和经验。许昌市工业经济过去并不发达,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形成的民营经济模式促进和带动了许昌市整个工业经济的发展。再后来,由于市委、市政府多年来持续高度重视,努力打造吸引投资者的高地,许昌逐渐形成了以长葛市为代表的民营经济商业圈。

  据了解,近年来,许昌民营经济总量占全市GDP的比重一直稳定在70%以上。民营经济的茁壮成长,拉动了社会投资,促进了社会事业发展,使经济社会焕发出勃勃生机。在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名单中,就有长葛市的森源集团、黄河集团、众品集团和鑫金汇公司4家企业。“长葛现象”说明,民营经济不可小觑,民营经济大有可为,民营经济也可以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我市曾经有过许多国有中小型企业和民营企业,如陶瓷一厂、陶瓷二厂、陶瓷三厂、橡胶厂等传统企业,这些企业已经随着形势的发展不复存在,目前力士衬衫等一些企业也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如何促进这些企业尽快转型,通过改制等形式激发企业的生命力,是当务之急。从许昌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模式中,我们不难看出,在大力招商引资的同时,发展好民营经济,打造好传统企业,也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举。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