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悄悄到孩子的学校探望,谁知却遭到了孩子的冷落。最近,大家一定在朋友圈里看到过这样一篇堪称“声泪俱下”的文字《我们如此深爱儿女,他们为何不爱我们?》,文章作者龙建刚记录了自己的老友在国庆假期探望独生女儿,送去惊喜反遭女儿冷落的故事,引发了网友们的大讨论。
(据《扬子晚报》)
这篇刷爆微信朋友圈的文章,内容其实很简单,就是一所著名大学的一对教授夫妇,在没有提前通知的情况下,利用国庆假期去南京看望正在读大学的女儿,并且准备了很多女儿爱吃的零食、家乡特产,想给女儿一个惊喜。结果见面之后,女儿只有惊没有喜,甚至埋怨他们为什么不通知一声就过来,最后更是以自己和同学约好了要去外地玩为由,把父母扔在了南京,倍感失落的教授夫妇只好黯然而归。
网友们围绕这件事发表了自己不同的看法,有人觉得女儿太不懂事,不知道尊重体谅自己的父母,也有人觉得父母应该提前知会女儿一声,和孩子做好沟通工作,避免打乱了女儿假期的安排。而更多人则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这件事反思当前父母和子女之间日益疏远,甚至错位的亲情关系,呼吁正常亲情关系的回归。
在笔者看来,“儿女为何不爱我们”的背后,暴露出的其实是现代人在亲情上的一种迷失,这种迷失不仅在为人子女者身上才有,在为人父母者的身上同样存在。正是两代人之间在亲情上的这种“双重迷失”,才让越来越多人感叹现在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似乎越来越疏远,越来越淡漠,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亲情关系无法相比,给人一种“人心不古,世风日下”之感。
现在的孩子,在学习、考试、培训班、兴趣班中耗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学会和父母好好相处,而只是被动地接受父母的安排和照顾。而当父母对孩子的要求简单到了只有考试分数,只有重点高中、名牌大学,长此以往也会给孩子带来一种错觉,那就是自己只要学习好,能够上重点高中、名牌大学,就完全可以满足父母的要求,而无需关注其他,也不用在乎父母在其他方面的感受和需求。
但是随着父母年龄的增长,对子女、对家庭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大,而长期在父母管教下的子女,终于通过去外地上学、工作摆脱了父母的“控制”,希望享受更多的自由空间,双方在情感方面的需求南辕北辙,结果可想而知。所以说,父母那么爱子女,子女对父母却没有回馈同样的爱,并非全是子女的责任,而更应该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所幸的是,这种亲情上的迷失,并非没有拨云见日的可能,正如新闻中的女儿,后来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主动跟父母道歉一样。只要我们在平时注意教育和引导,加强和子女之间的沟通交流,注重亲情的养成和培育,是完全可以找回正常的亲情关系的。